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折腾汽车不如折腾自行车!

(2010-09-24 11:01:20)
标签:

汽车

上海

自行车

公共交通

折腾

杂谈

分类: 经济杂谈

   无车日,大家争议颇多,无非是要不要限车,要不要鼓励大家少开车甚至不开车;延展开去,北京的单双号制度、上海的车牌限额拍卖以及其他城市正准备跟进的限车措施,好像限制开车已经成为各地交通部门为缓解交通压力的主流措施。可反过来看,政府部门却在鼓励消费者购买汽车,尤其是金融危机后采取的刺激鼓励消费措施,买车有补贴而且力度不小。让人有点脑残了,鼓励你买但又不希望你开,这是哪门子治理经验啊?按这样的逻辑,每户人家买两辆压车位不要开而使用公共交通是最符合现有政策的,这不是“暴殄天物”吗?用老祖宗的话讲是要“天打雷劈”的。

   发展内需,刺激消费,鼓励购买汽车好像是不错的选择,既增加了汽车厂家的销量又可带动汽车修理、保养维护、汽油等后续的需求;可面对越来越多的私家汽车,城市交通已不堪重负且在低碳减排的绿色理念下,使用公共交通显然是最好的路线。于是折腾来折腾去,就搞出来了个“腹积水”怪胎。

    在低碳减排的国际大趋势下,多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显然是最佳选择,公共交通(汽车、地铁)没什么说的,可说到自行车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刚来上海的几年,前后丢(就是被偷)了3辆新买的自行车,越是价格高的如600多元的捷安特(98年的价钱,可不低)越是丢得快,任你如何小心谨慎加铁锁——照丢!在接二连三的经济与心理打击后终于“从了”——花50元从修车的师傅买了辆锈迹斑斑的旧车(申明一下,本人事先求证,师傅说这不是脏车,当然究竟怎么来的,这条地下产业链太长了,只有业内行家才说的清楚),用了5、6年一直没丢。当然后来买了汽车就用得很少了(即使这样,私车也用的很少,几乎是靠脚和公共交通。本人是天然的慢活族,所以几乎无碳,汽车买了4年,只开了9636公里)。说这些,没其他意思,相信很多人对自行车的态度跟我有同感,爱恨交加。你说,在当下,整一千把元的个性自行车多酷,无论是上下班还是休闲或短途交通、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有益于身体的角度都是最佳选择,可偏偏这世道不让你潇洒。你敢放心的停在马路边上?你那办公楼有自行车位吗?如果你没把握,那还是等派出所哪天把丢车(自行车)的破案率提上议事和考核日程吧!

其实,在大型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也是一种不错的举措。记得世博会上,某欧洲小国(忘了具体名字了)就有这样很好的成功案例。如果在你家门口有一公共自行车点,凭交通卡就可取车使用(费用吗,自然是越低越好,甚或政府补助—免费),还车的时候你可在任一便利的自行车点还,特方便。

    多花点心思折腾自行车,无论是私车的使用环境还是发展公共自行车体系,肯定会有不错的回报。天更蓝了、心更静了、交通不堵了、气也不喘了(身体棒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也气壮了。当然,GDP也不见得就比原来少,自行车拼装、娱乐赛车、车技交流有很多可玩的。何况,两万元一部的宝马级自行车国外早就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