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教育内容与要求及教育活动设计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 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班级环境,会按标记找到自己的物品。
2. 鼓励幼儿和同伴交往,使其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知道自己有很多好朋友。
3. 引导幼儿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
4. 引导幼儿爱惜图书,与图书做朋友,鼓励并帮助幼儿学习收拾、整理玩具,提醒幼儿将玩过的、用过的东西及看完的图书放回原处。
5. 帮助幼儿学习洗手、漱口、解纽扣、脱衣、穿鞋、戴帽、使用调羹等,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檫嘴的习惯。
6. 引导幼儿午睡,并逐步使其养成午睡的习惯和保持正确的睡姿。
7. 鼓励幼儿大胆练习爬、跑、跳、拍球等动作技能,体验集体游戏的愉悦。
8. 培养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鼓励幼儿用一两句话讲述观察到的图片内容。
9. 指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将关联的物体进行匹配,获得初步的对应经验。
10. 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的大小差异,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和大小进行分类。
11.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让幼儿体验运用触觉感知物体的乐趣。
12. 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歌唱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帮助幼儿认识部分乐器。
13. 鼓励幼儿乐意参加手工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绘画工具。初步掌握粘贴的方法和常规,引导幼儿学习画螺旋线和直线。
二.日常生活渗透
环境和游戏
1. 将玩具分类装筐,放在幼儿易于取放的地方。创设条件,让幼儿有更多的爬行练习时间和拍球的机会。
2. 设置娃娃家,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时投放材料。
3. 创设心情角,记录幼儿每天的心情。
4. 语言活动区提供头饰等相关操作材料。
5. 创设“我的身体本领大”专栏,请幼儿说说五官、手、脚的用处,家长帮助记录,教师布置,供幼儿相互交流。
6. 数学区提供与数学内容相一致的实物图片供幼儿操作。
7.
设置音乐区,为幼儿提供乐器、磁带供幼儿练习与表演。
8. 在美工区提供绘画材料供幼儿练习。
9. 设置科学区,提供不同材料的东西,让幼儿动手做小实验,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生活活动:
1. 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如软靠垫、坐垫等。
2. 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按标记取放自己的物品。
3. 提醒幼儿及时洗手、漱口、檫嘴,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鼓励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
5.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做游戏。
三.家园共育
1. 家长园地里开辟一个家长论坛栏目。请家长参与讨论“幼儿自己能干哪些事”,建议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 邀请邻居的孩子来家中玩,鼓励幼儿将好玩具与同伴分享,同时引导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东西。
3. 家长和孩子共同用照片制作名片。主动配合幼儿园,在心情角记录孩子的心情。
4. 和孩子玩“鼻子、鼻子、眼睛”的游戏。
5. 带领孩子欣赏节日环境,积极参与社区国庆庆祝活动。
6. 带领孩子在家观察牙刷、毛巾、雨伞的外形特征,说说它们的用途。鼓励幼儿坚持漱口、刷牙。
7. 家中提供一些绘画工具,供幼儿随意涂抹,同时引导孩子有目的的进行创作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