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教育内容与要求及家园共育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 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班级的环境,认识与自己相关物品的标记。
2. 帮助幼儿初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使其对老师产生依恋感,并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3. 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幼儿用调羹进餐、用杯子喝水,愿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引导幼儿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知道洗手的正确方法。
4. 鼓励幼儿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初步学会滚接球,体验身体活动的快乐。
5. 引导幼儿喜欢听故事、翻阅图书、学说简单的儿歌。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需求。
6. 鼓励并支持幼儿摆弄玩具和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分辨常见物体的不同色彩,并能按颜色进行简单分类。
7.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的显著差异,能区分“1”和“许多”。
8. 鼓励幼儿参加艺术活动,激发其对音乐做动作、捏泥等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日常活动渗透:
环境与游戏
1. 关注幼儿情绪,注意个别依恋感强的孩子,使其愉快来原。
2.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日常活动中,多给幼儿以身体接触,如搂一搂、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让幼儿感到教师非常爱自己,有安全感。
3. 多给幼儿提供自由玩玩具的时间,尊重幼儿的个性要求,允许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有恋物倾向的幼儿应给予宽松的心理环境,帮助其慢慢过渡。
4. 提供的玩具要便于幼儿取放,相同的玩具数量要多一些。
5. 创设宽松、舒适、温馨、安全、富有童趣的活动环境,根据情况可设置多个娃娃家,提供各种各样色彩鲜艳、大小不同的餐具、娃娃家及其他布绒玩具等。让幼儿在玩中认识新朋友,适应新环境,学习礼貌用语。
6. 在墙面较低处布置“我爱我家”专栏,让幼儿带一张全家合影照片贴于此,给其以家庭的感觉,减少幼儿对家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
7. 收集、展示优秀儿童画作品(大班哥哥姐姐的画)供幼儿欣赏。
生活活动
1. 利用散步及户外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和人,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 利用入园晨检帮助幼儿认识保健医生,了解晨检的过程,减少恐惧感。
3. 在幼儿放置口杯、毛巾、晨检牌的地方贴上他喜欢的图片标记,帮助幼儿分辨自己的物品。
4. 在吃饭时,以介绍食谱等方式,引起幼儿食欲,帮助幼儿学习用调羹,并使幼儿逐步养成饭后擦嘴的习惯。还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进餐,鼓励幼儿学习自己吃饭,能正确使用餐具。
5. 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能将自己的需要大胆向成人表达,学习自己喝水、如厕,并利用如厕等机会指导幼儿学习提裤子。
6. 在盥洗间贴上洗手的简单图示。在洗手时,可利用儿歌帮助幼儿学习穿脱简单的饿衣服、鞋子。
7. 午睡时,通过播放《摇篮曲》等音乐或讲故事,帮助幼儿形成独立安静入睡的习惯。
三、家园共育:
1. 教师在幼儿入园前进行家访活动,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及家庭情况,以便幼儿入园后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安全感,减少陌生感。
2. 学校举办家长讲座,让新生家长了解刚入园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学前教育的特点。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以便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环境,在家长园地提供有关减少幼儿焦虑、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资料和简报。
3.
建议家长在幼儿入园前指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认识班级教师和保育阿姨。
4. 建议家长给幼儿带上喜爱的玩具,在幼儿园摆放并玩耍,帮助其安定情绪。
5. 家长应多和幼儿交谈有关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来园时和幼儿一起认识生活用品,加深其对幼儿园的生活印象,鼓励幼儿天天坚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6. 利用假日,请家长带幼儿外出观察国庆节的节日布置,感受国庆节的节日气氛。
7. 提醒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提供油画棒、画纸和橡皮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