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为何沦为商家的托

(2009-02-20 15:26:47)
标签:

电视广告

说辞

国人

商家

杂谈

分类: 杂谈
    如今,只要打开电视机,你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电视广告不仅又臭又长,还有些不伦不类。说是广告,却弄得不像广告,比如什么专家座谈、专家访问等。如果不细心观看,你就会将其误认为是电视台主持人在采访某位专家。可见,电视广告弄虚作假到了何等地步。不仅地方电视台播出,便是类似“专家”性质的中央级电视台同样在播出。
    电视广告及电视广告中“专家”的泛滥,除某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和电视台的唯利是图外,还反映出了国人对专家之流的迷信。像去医院看病,即便一个小小的感冒也要挂专家号,若不是专家,宁愿不看。而且,专家还需要是老专家,似乎老专家必定会医术高明,经验丰富和值得信赖。
     国人迷信专家,有着其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归于历史及国人普遍迷信权威的心理,其次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在不断降低,另外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一些企业、商家甚至于不法者,正是看中了国人迷信专家,才在“专家”上大做文章。
     然而他们并不需要真正的专家,他们需要的是“专家”的说辞。只要有了“专家”的说辞,就可以使企业的产品身价倍增。一些企业推广产品时,在其宣传语或广告词上就冠以“某某专家”的字眼。言外之意告者,他们的产品是专业的、独成一家的。
         既然一些企业或商家并不需要真正的专家,就不必花重金去邀请专家,找一个貌似专家者代言即可。因此,“变脸专家”的出现,也就并不为奇。像西方的圣诞老人一样,专家的形象大抵是慈眉善目的老知识分子。“变脸专家”,正符合了“专家”这一形象要求。
       “变脸专家”的出现,不但是一种讽刺,还实在害莫大焉。一些企业或商家打着“专家”的旗号,其目的只为欺骗消费者,“专家”充其量是一个“托”而已。一旦消费者相信了“专家”的一派胡言,难免不会不上当受骗。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看了电视上所谓专家的“权威推荐”,便会认定这个产品或信息真实可靠。而“专家”的满口胡说,不只使消费者上当受骗,还会混淆视听造成知识的错误传播,也会进一步伤害到人与人之间弥足珍贵的情感信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