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三个月的小总结
(2011-04-15 10:54:03)
标签:
育儿柏辰长沙幼儿园不爱吃饭的东东 |
分类: 两岁 |
每个月,到了15号,就觉得是个大日子,因为,到了这一天,我就觉得柏辰跨入了一个新的月份,又长大了。
顺利转园,适应能力不错
如果说上个月最大的事情是柏辰顺利入园了,那这个月,应该说是顺利转园了吧。如果不是因为教室装修,刚入园的孩子我绝不会愿意折腾,但,事实如此,我们只有适应。
新转的蒙氏班确实还不错,改天会专门另写一篇。说说咱们的适应过程吧。3月下旬长沙倒春寒,柏辰也感冒了,于是没有去上幼儿园。中间一直呆在家。呆在家的时候我也考虑过,要不让柏辰在家里再呆个半年吧,反正有外婆帮忙看孩子。后来,柏辰在家里的状态,让他爸爸和我都觉得,还是送幼儿园吧。去上幼儿园,每天回来,都似乎有惊喜,会有他新的创意和玩法,很多东西,都可以商量。但是,呆在家里的那些天,遇事蛮不讲理,动不动就哭。我原来以为是在家里惯着了,后来我才发现我把事情想反了,是他的一些想法受到了压制,我们一回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释放他的负面情绪。所以,我理解了,也决定了,继续上幼儿园。
4月6号开始到这家新园,因为之前的熟悉工作没有之前金色梯田那边做得那么充分,所以,就决定让柏辰上半天,中午十二点接回来,下午和乔乔在一起玩。表现还不错,没有像上次刚入园时第一天时那种大哭,有也只是小哼唧几句,近三天以来,送他去幼儿园,几乎不哭了。今天柏辰带了一个土豆先生的玩具,一到教室门口,班上的几个孩子都围拢来,围着他的土豆先生一起玩,柏辰看着乐呵呵的,微笑着和爸爸妈妈拜拜。
老师每天也都有详细的记录,虽然只有半天,但会有专门的老师负责,也记录详细。从老师反馈的记录来看,情况也是比较乐观的。
爱玩过家家
最近柏辰很爱玩过家家,什么样的玩具拿在手上,他都可以玩,而且角色还不同。
有一天,他正在玩圆柱体插座,当他把一个一个的小插座放进去的时候,端起来给我,说:“妈妈,吃蛋挞吧,这是柏辰给妈妈做的蛋挞。”好,我配合着吃了一口,然后就起身拿东西了,他还追在我后面说:“妈妈,不要乱跑。”
有一天,老师告诉我,在幼儿园,柏辰发现了一小包那种彩色的蜡烛,很开心,就一根一根地在那里摆,一边玩,一边说:“柏辰在做生日蛋糕。”老师见他玩得投入,也没有去打扰他,一直到要出去做操了,老师问他:“柏辰是要继续留在教室里做蛋糕,还是出去玩滑滑梯。”柏辰头也没抬地说:“做蛋糕。”于是老师就陪着他做蛋糕。过了会,柏辰看到小朋友都出去了,这下仔细想了想,说:“出去玩滑滑梯。”
有一天,柏辰拿着一个小积木,跑到我前面,说:“柏辰是医生啦,妈妈来,这是听诊器。”然后像模像样地给我听。又拿着一根木条,跑到爸爸那里,说:“爸爸,这是压舌板,来,检查一下。”再过一会,给我们量一量体温。还一边检查一边说:“一切正常,没问题。”
睡眠方式
以前天气好的时候,不担心他受凉,也会出现很乖的表现,不需要大人哄,自己就睡着了。但那毕竟不是常态。最近,一般我给他喝完牛奶之后,关了灯,再给他拍两下背,唱一首儿歌,然后说:“嘘,安静,现在要我们的睡觉时间了。”之后,我就不说话了,只陪在他旁边。有时候他还会叨咕两句,但一般也就三五分钟的样子,就睡着了。
如果我给他再拍拍,唱唱儿歌什么的,估计他会更配合,会入睡得更快,但我想,不在乎这几分钟,入睡的习惯很重要,而且现在上幼儿园了,过些天上全天的时候,中午要在幼儿园睡觉,虽然之前在金色梯田也能自己入睡,但是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是很高。不管怎么样,在家里,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到了幼儿园,只会适应得更快。到以后的分床,就会更加的顺利了。
阅读方式
现在早晨起床之后,或者平时他玩累了,会自己一个人拿本书,靠在床沿上,很是认真的一页一页地翻,还能看很久。前段时间,我忽然意识到要分时间段对他所看的书有所引导,于是,把大部分平时伸手可拿的书都收起来了,平时随手可拿的就那么几本,不超过三本。
晚上睡觉之前,如果是新书,我只拿一本;如果是以前看过不少次的,我会拿两到三本,分不同的情况。因为,一本新书看下来的时间,和看以前的书两三本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尤其是看新书的时候,他会有他自己的理解方式,讲给我听,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任何一个他感兴趣的细节,他都不会放过,会让我带着他一起,去刨根究底。跟之前的阅读方式比起来,这个阶段的阅读方式,明显精细很多了。
说不上训练的如厕训练
为什么说说不上训练呢?是因为我们家基本上没有主动来进行过这个训练,但现在,柏辰自己会提出来,那么,就配合着他的进度,开始如厕训练。前些天,在一篇博文里,我已经记录了,柏辰“会在便盆里面嘘嘘了”,近几天,柏辰早晨如果想要拉耙耙了,会自己赶快往洗手间跑,说:“柏辰要跑到洗手间去窝耙耙了。”有时候已经拉出来了一些,有时候还没有,但不管怎么样,这项行为本身,比结果更有意义。
近几天幼儿园的老师记录中也有提到,柏辰在幼儿园会主动提醒老师要嘘嘘了,而且分得清,“耙耙”和“嘘嘘”,在老师的帮助下,柏辰在幼儿园是上的那种小孩子的蹲的洗手间,老师扶着他,他也能解决得很好。从老师的这项记录中,我可以得知两个很好的消息:其一,柏辰对于如厕训练确实已经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和我们大人的配合了;其二,柏辰在幼儿园的状态还是挺放松的。曾经看过资料,有个别的孩子在幼儿园如果精神太过于紧张的话,不会在幼儿园拉臭臭的。我虽不能把这个做为评价柏辰的状态的唯一根据,但,还是可以参考的。一周的时间,现在从准备出发上幼儿园,到和我们拜拜再见,几乎不会在太多情绪的波动,可能,这家幼儿园也还挺适合柏辰滴吧。
自然而然的夜奶
说到夜奶,貌似只与一岁以前的小宝宝有关系,但是,只要是母乳宝宝,对于夜奶,都是很熟悉很熟悉滴吧。说到柏辰的夜奶,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顺其自然,当然,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记得在金色梯田刚入园的那会,本来柏辰已经有一段时间晚上不需要起来喝牛奶了,睡整夜了,但是,新入园的那几天,情绪明显不好,晚上会醒来几次,一定要喝牛奶,那几天,最多的一个晚上喝了三次牛奶。后来,随着慢慢的适应,又不喝了,又睡整夜觉了。后来,我才明白,在这个阶段,夜奶的作用,更大的是一种心理的安慰。如果在这个时候,觉得柏辰已经晚上不喝牛奶了,不用再给他喝了,那我想,估计一整晚大人孩子都睡不好。100毫升牛奶下去,又睡得香香的。
后来有几天不去上幼儿园,在家里呆着,一回家就闹的那几天,也忽然晚上要起来吃夜奶,于是,我也开始重视,白天小家伙是不是精神不是足够的放松。过了那几天,这次重新入园,每天上半天,下午和乔乔玩,哈,晚上又是整夜觉了。可以这样理解吧,生理上的夜奶已经断了,但是心理上的,在偶尔需要的时候,我也不会排斥继续喂他喝。当然,我们是要努力做到他对于心理上的夜奶也不需要,呵呵。
那些生活中的榜样
现在能够在柏辰的日常行为中,起到榜样作用的角色,有两种,一种,是小区里和幼儿园里柏辰熟悉的哥哥姐姐,另一种,是柏辰喜欢的读物里的角色。比如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柏辰一边吃,一边忽然冒出来说:“柏辰要吃好多饭,长得比坤坤哥哥还高。”或者:“柏辰要像奥奥哥哥那样,大口大口的吃饭。”或者:“柏辰要起床啦,妍妍姐姐已经去幼儿园了,柏辰不要迟到啦。”
还有就是,有一本书,巧虎的《不爱吃饭的东东》里说,东东不爱吃饭,米饭先生就带着胡萝卜先生、西红柿先生......都走了。好,现在,柏辰吃饭的时候,偶尔我们会催他快一点,或者不能光吃菜,他会说:“不吃米饭,米饭先生会生气的,米饭先生会带着胡萝卜先生、西红柿小姐、香茹先生一起走掉的。”然后,啊呜一大口。
前几天不愿意刷牙,我准备好了杯子牙刷在等着他,他还在房间一直磨蹭,他一边不紧不慢地往我这边走,一边还很明事理的说:“要刷牙了,柏辰要刷牙了,不然,杯子先生会带着牙刷先生会走掉的。”那个杯子是巧虎的杯子,他自己很喜欢,而且这种话我还从未对他说过,他自己倒还晓得对自己讲起道理来了。
妈妈的体会
现在陪着他玩,很多时候,都是跟着他的思路在玩。这并不表示不需要我们对他进行引导。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没有把玩具收拾好,或者把所有的玩具都摆好了,地垫上空空的,那他就只玩他的那几台车,但是,如果通过和幼儿园老师的沟通,和自己平常的观察,知道最近柏辰喜欢玩什么,那么,把其他的玩具收起来,把最近他喜欢玩的那几样玩具给他摆在地垫了,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会玩车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他对车的喜爱,是从始至终的,但,除了车,他的生活里,其实还装得进其他正符合他现在玩的东西,而这个玩的东西,玩的方式,可能每天都会不一样,如果我们发现了,就正好可以满足他此时的需求,如果我们没有发现,他就只能退守他的汽车来陪伴他。
而且,还有一些玩的方式,不是他不喜欢,可能是他没有接触到,那么,爸爸妈妈也有这个让他接触到的责任,喜欢与否是他的事情,有没有让他接触得到,而是爸爸妈妈的事情。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性,不求完善,做到自己的最好,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