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M+21D 有感于美国中学的“跑六百里一节课”

(2009-07-06 21:47:02)
标签:

教育

育儿

美国中学

家长

柏辰

国外名校新课程

分类: 0-1岁

自从前些天悟出做一个全职妈妈更需要学习之后,我便先从学校图书馆拎了一摞书回来,然后,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慢慢啃,慢慢体会。

 

今天早上,小翻了十分钟书,也就看了那么十多页吧,感悟却挺深的。看了日本和美国的两个案例,但是,美国的这个于我们爸爸妈妈一族更有借鉴意义。资料中讲的是在美国洛杉矶,有一所爱德沃德中学,在洛杉矶地区非常有名,就连远在美国首都的肯尼迪中心举行的、总统出席的大型庆典会也会邀请这所学校的学生参加。为什么这所学校能做得这么好呢?仔细看了文章,发现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其一,这所学校有三百多名学生,但是教师的职工却也达到了一百多名。意味着什么呢,老师和学习的比例是1:3,用一个比较绝对化但是很量化的说法来理解,就是一个老师的管理范围可以缩小到3名学生。沿用我们上课时的名词,这个管理的广度缩小到这种程度,那么管理深度自然有无限可挖掘的地方了。

 

(柏辰妈妈体会:在中国要求达到1:3的比例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任何一个家庭中,对于孩子而言,我们起码是2:1的比例,两位家长对一个孩子。如果在教育中家长盲目把教育的结果归于老师,归于学校,那么从心态上来说,这个家长首先就是一个不及格的家长。如果我们把这种1:3的精化管理的思路用到家庭中来,还有什么是家长做不到的呢,除非你不愿意,或者你不尽心,除此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可能了。)

 

其二:在这所学校中,每周三学校都安排一种特殊的小课程。这种小课程小得不能更小,一次课只有一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学生单独到老师家里或者老师指定的地点进行一对一的当面授课。这种上课的地点无法控制,有的很近,有的,却需要学校专门派车送到几百公里之外,为的,就是听那一两个小时的课。

 

(柏辰妈妈体会:先不讲这些课的质量如何,单从学校的做法来说已经很值得称道。一名老师对一名学生授课,或许一下子还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但是,稍加分析,这其实是一种做得非常充分的“因材施教”。一个学校要做到这一点,相当的不容易。首先,要对学生非常之了解,他们的特长,他们的背景,他们的性格等等,每一个都要相当了解才行。有的家长身为父母多少年之后对于自己的孩子似乎都还是不够了解,但是,做为一所有着三百多名学生的学校,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应该竖起大姆指,好好地称赞一番。)

 

其三:这种跑上几百公里只为上一节课的“小课程”,给学生授课的老师是学生所学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其次,学生所去的地方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作者所跟踪的这个案例,学生是上的课是小提琴课,其授课的老师是全美国小提琴讲课最好的教授,其授课的地点是南加州大学。这样一种高水平的授课,和这些一种不惜时间、精力和成本的做法,让学生在学到自己所参加的课程内容之外,其所收获的其他的东西,远不止于课堂。把中学生送进大学,让全美国最知名的专家教授亲自教授,一方面是看重名师指导,更一方面,则是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著名大学的文化氛围、学术空气,激励他们以此进一步追求。

 

(柏辰妈妈体会:作为这种课程的后一种出发点,即激励学生以此进一步追求,很是赞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教育中,最怕的莫过于遇到一点点小的挫折就放弃,得到一点点小的成绩就得意。给自己在更一个更高的平台定位,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自己成长中的得与失,这是很重要的。回想起昨天晚上回到家到柏辰爸爸一起看照片时的对话,也有启发。当时我们在想,在我们这样爱好摄影的氛围下,柏辰以后可能也会爱好摄影。昨天柏辰爸爸去参加摄影活动,现场就有不少十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举着单反,娴熟地按着快门。我当时就说:“好呀,好呀,以后我们也带柏辰去,那这小家伙,以后拿着自己拍出来的照片,我能想象得到他一脸神气的样子。”柏辰爸爸说:“错。你这种做法进入了一种误区。我们一开始并不急着让他摸相机,要让他看,多看,看名师的作品,看大家的作品,让他自己去体会,真正好的作品,真正的摄影杰作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他就会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出去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是一种虚心的态度。”说实话,听完柏辰爸爸的一席话,心里真的是很服气。教育无小事,一点一滴才能汇成汪洋大海。)

 

好啦,时间有限,只看了十多页,体会先分享到这里。看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体会或启发,就行。

 

对了,我今天看的这本书是:《国外名校新课程》。

5M+21D <wbr>有感于美国中学的“跑六百里一节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