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个,就是你本来面目!包月阳的清水斋2023-02-0809:40发表于北京

(2023-02-15 18:15:24)
分类: 功友的文章

〖明师传习录〗


2018年12月到2019年1月,老师好几次谈到《六祖坛经》,谈顿悟。我把老师几次谈话的录音整理出来,分成几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今天分享老师讲解在慧能座下顿悟的几个案例。


老师:儒家,一闻即悟那个情况可以说基本没有。他们都是渐修起来的,说顿悟也是渐修。禅宗呢,实际上基本也没有。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六祖度一宿觉,就是顿悟。
我:哦,永嘉玄觉。 
老师:六祖说一句话,他就反一句。他反着来的。他就深入进来了。   
》》《坛经》中“参请机缘品”记述了永嘉玄觉参见六祖慧能的经过,颇具戏剧性。老师对这个公案的逐句讲解,我已整理发表,参见本公众号文章《听老师讲六祖度玄觉》。
》》》
说完六祖度玄觉,老师又说:六祖度薛简也是一样,六祖一说,他就悟了。但悟了什么,《坛经》里没有写出来。有一本书里说了他悟到了什么。

我:薛简? 
老师:就是唐中宗派去请六祖的那位。六祖一说,他一听就悟了。 
我:那他根器应该也很好啊。
老师:就是啊。就是《坛经》没说他悟了什么。
》》我查阅《坛经》,薛简是唐中宗的内侍,也就是皇帝的贴身侍从,类似现在的生活秘书吧,由宦官充任。他奉命去请慧能赴京面圣,慧能称病谢辞。二人有一段较长的对话,大意是薛简希望慧能“指示禅宗心要”,以便他回京复命。慧能为他讲说了“烦恼即菩提”的道理,薛简不解。后来慧能说: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上边这段话的意思是:你如果想明了心法要诀,现在就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善啊恶呀都不要思虑,自然就能进入心体,你会体察到那个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寂静而清澈透明,却有像恒河沙数那样无尽的妙用。薛简听罢,豁然大悟,礼辞六祖之后回朝复命。
他这个大悟,应该是悟得彻底的顿悟。
》》》
老师接着说:按道理说,惠明在大庾岭上应该也是顿悟。 

》》《坛经》中慧能在大庾岭上度惠明的经过如下:

慧能从五祖弘忍处继承衣钵后,匆忙逃往南方。五祖座下众弟子得知消息,分几路追赶,欲夺回衣钵。其中,四品将军出身的惠明步子最快。在大庾岭,慧能被惠明追上。慧能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衣钵在此,你拿去吧。”惠明去拿,居然提不动。他忽然醒悟,对慧能说:“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请行者为我讲法。”慧能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你既然为佛法而来,可以屏绝一切俗世的事务,不要生出一个念头,我为你说法。)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就在现在这个时点),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注意这个语气,《坛经》原文无标点,后人加的标点是问号,似乎是慧能启发式勘问惠明)
惠明言下大悟。
》》老师:他(惠明)是因为六祖指给他了。“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可不是“哪个”,是“那个”!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包:一般都是理解为“哪个”,后边是个问号。
老师:你要是参话头,那是个问号。他这个呢,就是,他指示给你了!(惠明)他当时那个状态出来了!他不思善,不思恶,已经出现那个状态!六祖拿他的功力给惠明一加持,告诉他“这个”就是!他要离得近,“这个”就是,离得远点,“那个”就是。身体里边,那个就是!告诉他,“那个”就是。如果是说“哪个”,他还得找。
包:当时惠明静了一会儿之后,已经进入那个状态了。
老师:哎。就是。进入状态了。一开始六祖让他屏息,六祖自己也“良久”。他先调整那个状态。他也不说话了,不思善不思恶。那个,那个!就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你要是参话头呢,就得是“哪个”。就得问。不知道哪个啊,你得找啊,没地儿找,总得问哪个是啊哪个是啊,到最后,遇到什么机缘,一下子好开悟去。那是参话头,他叫“哪个”。当时师父指给你,他说的是“那个”!不是“哪个”。
包:老师您让我直接去找那个体,体察那个体,是不是也跟六祖说的这个是一个意思?
老师:哎,别去找。你要一找它,就得是……一个是从方位找,一个是从形态找,一个是从状态找,一个是从认识上的找。这样找呢,你不论从那个方面去找,你都找不着。
包:哦—— 
老师:你都找不着。因为它(体)要出来的时候,它真出来了你也不知道啊!因为你不认识它,你没见过它啊!比方说你从来没见过某个人,你说我找某某呢!他也不会答应。某某在哪儿呢?我找某某呢!其实他就在那儿呢。找了半天,你不认识!就在这儿呢,你不认识啊。我们找个人嘛,还可以给他画个像,那里边你没法画像!没有行迹,没有各类特征,你怎么画?怎么找?你说啊,他穿了什么衣服,头发什么样,五官什么样,你还有个可以描述一下的特征。那个“里边”的状态描述不了!
包:那怎么办? 
老师:就是安安静静放下来。 就是那个什么都不想,叫“不思善不思恶”,什么都不想。经常这么做,做多了,他那个状态,不定哪天,什么都不想,他一碰什么东西,他就认识了。平常就得练什么都不想。练功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想,干事的时候你就集中精神。
你看不是有这种情况嘛,你脑子里想一件事,特别集中的时候,别人说话你什么也听不着。所以当你开悟以后,你高度注意里边的状态,外边的东西你也不知道啊。就这么简单,(过去)说的什么天地人都不知道了,没那么神秘!就是像你考虑一个问题考虑得非常专一了,外边什么东西你就感觉不着了!就跟你考虑一个问题,考虑什么事情,你考虑考虑,考虑非常细致非常专一了,外边什么情况你也就不知道了。不过你平时考虑问题不是考虑那个“无”,不是那个很虚的状态。你要是考虑意元体那个状态,按照意元体那个精神去考虑,体会它体会得专一了,外边也就听不着了,听不着了,它里边状态就强化了。你一想别的东西,就不行了。我们可以想我们意元体的那个体象,那个“体”,也可以看着点“用”,关键是看那个“体”。没事呢,按着那个“体”去思维。就这么去思维,练功就这么去思维,不想别的东西了。说不定想到那一句话它就凝住了。它一凝住,里边意元体那个气它就凝住了,它就不好散了。它就好出来了。
行了,小D肯定在想,这时老师要能打一下就好了。(众笑)。禅宗里边那种老师一巴掌打过去就悟了的情况,那里边是——你必须平时想得密不透风,入了迷相的。你入不了迷,你自己里边就没有整体,你怎么在跟外界接触的时候形成整体呢?外边净是牵你的东西了,一牵就出来了,你里边就不整了,不整就出不来(整体性)啊!你非得里边整体了,一练功,什么都不想,一直到练出整体,才可能顿悟。

包:哦——谢谢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