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

(2013-06-30 11:09:49)
标签:

教育

《送东阳马生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昌平区中滩中学的刘雅茹。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用互动激活思维  用智慧点亮课堂》,所选教材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标分析和解读、教材分析与处理、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七个部分。

首先说说“课标分析和解读”: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同时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认识到: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接下来说说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送东阳马生序》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是明代散文家宋濂写的一篇赠序,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篇文章到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鉴于45分钟的课时量,我只选取了教材中的第二段进行说课展示。

第三,学生情况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了自学和合作探究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我校学生生源复杂,很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

(第四,说说教法和学法。)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成了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采用了竞赛激励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将学生的旧知识、旧经验和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相联系,将学生的课外实践和课内学习相结合,注重从感性向理性的升华,注重学法指导和训练,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避免了以往课堂容易出现混乱纷争的局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说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设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作者细致地描写生活细节并采用对比的手法,借自身经历来劝勉马生要刻苦学习才能学有所成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文,并在阅读中读准字音、把握重点词句,从而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文章大意进行梳理,并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刻苦求学的思想感情并能勤勉自身,体会“苦中有乐”的学习境界。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其中,“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知识。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则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六,说教学过程。

首先,在上课之前,我精心设计了“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导学案包括课堂检测、课堂讨论、归纳总结和拓展延伸四个部分。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在学习这篇有难度的文言文时,就不再无的放矢了。

上课伊始,我就利用“按按按”对学生进行前馈性测查,了解了学生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同时也自然地引入了本课的学习。这样就达到了“将学生的自身实践和课内学习相结合”的效果,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古人对学习的看法。

接下来就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我先是播放了一段古典音乐,并在音乐声中,进行范读,让学生充分体会感受古文的古味、古韵,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接着在学生中开展朗读比赛,通过互动反馈软件进行电脑挑人,这样就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老师提问的主观性和学生举手的片面性。同时还设置让学生用遥控器抢权纠错,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进一步亢奋起来。朗读比赛这个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第二次使用“按按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查。

下列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负箧曳屣(xǐ)       日再食(shí)

B.皲裂(jūn)           皆被绮绣(qí)

C.媵人(yìng)          右备容臭(chòu)

D.久而乃和(hé)        缊袍敝衣(yùn)           正确答案: D

这是当时学生的反馈情况。96%的学生都选出了正确答案。老师再请选错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请选对的同学在白板上写出正确的读音,这样学习效果就非常好了。这时老师出示“学习小贴士”,提醒学生注意本文中的多音字、生僻字、易错字的准确读音。此处使用按按按,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读音问题。

接下来通过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组内交流、合作,并在黑板上提出重点词,然后又通过抢权答题或提问的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出示第三个按点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查: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足肤皲裂而不知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B. 皆被绮绣              被:穿着

C. 持汤沃灌              汤:热水

D. 以衾拥覆              以:用

正确答案: B

 测查结果:89%的学生选项正确,另外3个学生主要是对通假字掌握不扎实。这时候,我及时请其他学生进行纠错,并再一次出示“学习小贴士”,强调通假字的正确解释方法。

掌握了重点词的解释后,就要对文章大意进行梳理了,也就是翻译课文。这个环节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教师巡视,答疑,并制定游戏规则,用幻灯片出示若干个小动画,每个动画后面链接一个句子翻译的题,让学生选动画答题。这个环节采用电脑挑人和学生互动挑人选题的方式来测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先由电脑挑人,然后学生选题,当学生回答正确后,他就有权挑条其他组的同学来选题,在翻译过程中,其他学生仍然可以进行强权纠错。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实效,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活跃之中。挑人选题的游戏结束后,再一次通过“按按按”进行测查: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 B.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主人每天都吃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我穿着破旧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我却毫无羡慕的意思。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够快乐的事情,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正确答案: B

测查结果令人满意,这道题的正确率达到了100%,然后我又挑个别学生对错误选项进行说明。紧接着出示“学习小贴士”,强调翻译要点。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了全文的大意,接下来是引导学生探讨本文的主旨。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在课前备课时,我曾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文章的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下面请看一段教学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以心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俸不若人也”,另一种观点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此时我就通过互动反馈技术的“即时问答”功能,现设了一个按点,让学生进行选择。结果学生72%的学生选择A,及认为“以心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俸不若人也”是主旨句,有28%的学生选择B,即认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是主旨句。由此可见,学生的认知和教师的主观预设差距还是挺大的。这样的反馈结果也引发了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我不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组内研讨和课堂辩论,同时出示学习小贴士:理解文章主旨既要结合全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也要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情感。最后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辩论中答案逐渐明晰。本文是作者勉励马生要勤奋学习的一篇文章,根据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我们不难发现,本文的主旨应该是劝勉马生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下都要勤奋学习,而不是告诉马生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然,本文也表明了作者对学习的一种乐观的态度,但这不能作为本文的主旨。

在文中划出表现我求学难的句子,组内交流,用下面的句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我找到的句子是      (读原句),它体现了我求学时            之难,表现了作者

                   的精神(品质、品德)。

接下来继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化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抢权按点:

      此「按点」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勾画读书法,并通过固有句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准确全面答题的能力。抢权回答正确的同学还有权利挑别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

第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以“预习导学案”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激发点,以“电子白板”和“按按按互动反馈教学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一篇难度很大的文言文的学习。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从基础知识的夯实,到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理解;从文章脉络的梳理到修辞方法的运用;从小组的合作探究到学生的各抒己见,我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只是起一个点拨归纳的作用。整个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层层递进的,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自发自动的,基本上达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测查,并根据学生的状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在互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新知的信心。

3、按点的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尤其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都通过按点的设计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突破。

本节课,我预设了四个按点,现设了一个按点,另外还有若干个抢权、挑人的按点。

第一个按点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为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该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主要是为了调查学生当前面对学习的心理状态,以便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控。

第二、三、四个按点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小组学习成果(读准字音和句子翻译),这两个预设按点的设置很好的完成了对学生当堂学习的测查及纠错,并通过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知识目标.

第五个按点是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差异利用“即问即答”的方式进行现场设置生成的,在发现了学生的思维差异后,通过反馈让学生产生思维撞击,从而引发课堂辩论,最后在引导和辩论中答案逐渐浮现出来。

抢权和挑人选题等环节的设置符合学生的竞争心理,也让小组的竞争显得更公平合理,同时增加了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当学生的反馈信息出现差异的时候,如何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是互动反馈课堂能否有实效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程序不可过多过杂,否则可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转移学生学习重心。

这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专家的聆听,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