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过一个星期,儿子就满十六个月了,我的母乳之路也将走过了十六个月的历程。从一周岁以后,我一直在犹豫,什么时候该给儿子断奶?老公是支持断奶的,因为他觉得一边上班母乳喂养一边上班实在太辛苦;婆婆嘴上说随我,其实我也知道,她希望我能继续喂下去,只是看我辛苦,她不好直说;而我妈妈则态度鲜明,有奶就别断了。妈妈罗列了N条母乳的好处,而这些好处也是我这一路走的精神动力。
打从知道怀孕那刻起,我开始关心养育大事,有空的时候翻点杂志,看点书籍,越看就越觉得自已身上的重任。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气,我给自己的生育订了两个目标:顺产加母乳喂养。然而因为是第一次怀孕,只知道要保证营养全面,不知道合理控制体重,当我的体重一路上飚,肚子很早就呈现出临产状态,到39W时,双顶径就98了。我被医生吃惊的眼神给吓坏了,我的胆小使顺产的计划泡汤了,我选择了剖腹产,待产包里的巧克力也最后落入了老公的嘴里。
可以说,我的整个生产过程是相当顺利的,产前产后基本就没有体会到痛的感觉。但临阵退缩选择剖腹总让我心理有点遗憾,所以我想,如果可以,我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
催奶篇
生产之前就做了很多功课,准备齐了所有母乳喂养需要用的家伙,自己打印了好月子食谱、催奶方子和食物禁忌,比如剖腹产产妇不能吃鸽子汤,老母鸡汤,这些都是回奶的,但可以喝鲫鱼汤,特催奶。因为我是没有肚子痛,就剖掉了,所以生好前两天根本没有奶,猛喝鲫鱼汤,萝卜汤,红豆汤,生化汤,第二天晚上开始MM才有点涨了。到第三天就涨得很硬很硬了,像石头一般,碰到就疼。但是涨归涨,奶却出不来。这个时候,同事给我推荐了一个方法,我觉得非常好用,那就是用生大饼敷奶,可以通乳管。贴了以后当天晚上用吸奶器(我用的是新安怡手动吸奶器)能吸出20ML黄黄的初乳,不吸的时候衣服上也会湿湿的,说明有奶出来了。
但MM依旧很硬,说明里面依旧很多奶,如果不及时吸出来,就有可能引起乳腺炎。那时宝宝想吃,我躺在床上喂,身子侧过去的,但估计太难吸,他没吃一会儿就睡着了,我也觉得很累。然后我做了至今觉得很伟大的一件事----坐着喂,而且一喂就是三个小进。家里人不肯,因为那是剖腹后的第三天,伤口上估计还有血吧,但我觉得,坐着喂更能适应地球引力的作用。实事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坐着喂时,就能听到儿子“咕咚咕咚”的吞咽声了。
流奶篇
儿子出生的前半个月奶还是不够吃,每天要加一餐奶粉才行。我那时就怀疑,我难道真的只能喂到满月吗?然后我仔细观察了几天,发现并非是奶量不够,而是我的产奶规律和儿子的吃奶时间不协调。比如我奶涨的时候,豆米在睡觉,然后奶都自己流出来了;等他醒了,想吃了,奶又流得吃吃都不够了。自己的衣服又搞得粘乎乎湿漉漉的,一天要换好几套,可难过了。
我问了好多同事和朋友,似乎流奶情况都没有我严重。网上也查不到流奶一词,但我妈妈说,可能是因为孕期把乳头清洗太干净的关系,有些人流奶特别厉害,我就是个典型。流奶就意味着留不住奶,怎么办呢?
当时想出的办法就是一有奶,就把奶吸出来,儿子想吃又不够吃的时候用奶瓶喂。不吸不知道,一吸才知道,我的奶量是多么巨大,一个白天就能吸出七八百呢,还不算上晚上的。就这样,边亲喂,边奶瓶喂,到半个月的时候总算是不用加奶粉了,实现全母乳了。
但我现在回过来看,当时真的是没经验,其实流奶是很容易对付的。只要穿上哺乳文胸,涨的时候稍稍按一会儿,奶就不会再出来了。再用上防溢乳垫,就能确保不渗,自己也就不难受了。
乳头皲裂篇
十六个月的哺乳之路,吃得最多的苦头就是乳头皲裂了,目前为止经历了四次。那个痛比当时生孩子时痛多了。当时看小巫的书,看着她的描述,觉得难以置信,但到自己身上,真的很痛。乳头皲裂着喂奶,真的需要太多勇气,我想这就是母性的力量吧。
理论上有很多方法预防,比如喂奶姿势要正确,喂奶后要自然风干等,但我觉得说得有道理,但并不有效。这里我想推荐一个偏方--蛋黄油,非常好用。第一次乳头皲裂时,我试过很多方法,西药的,中药的,都没什么效果,裂的口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越来越痛。但后来无意试了试这个偏方,效果很好,基本上涂了以后两天就好了。这个蛋黄油很绿色,很安全,很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自己家里就能制作的,取熟蛋黄,捣碎,放在炎上熬,直至出油。
亲喂篇
最后我想说说母乳亲喂。现在很多职场妈妈因为要工作,不得不吸出来喂。因为国际母乳协会所说的母乳喂养,指的就是母乳亲喂。因为母乳喂养带给宝宝的不仅是全面的身体营养,更重要的是心理安抚。宝宝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吃奶,是对宝宝最大的安抚,是最好的亲子时光。从两三个月开始,我的奶量慢慢适应儿子的生活规律了,我也不吸奶了,能亲喂的时候就亲喂。我想,这一年多的亲喂时光,将是我一生的美好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