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同粗细的吸管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转载)

标签:
成长孩子教育 |
分类: 孩子成长日记 |
其实,肥皂泡泡就像是气球一样,肥皂水包住了一部分空气,就变成了肥皂泡泡。如果你用针戳一下泡泡,就像气球一样,泡泡会破出个洞,里面的气体跑到外面,泡泡就破了。
但是,泡泡和气球有一个本质的不同。气球是橡胶做的,放在手里抻一抻,是有弹性的,所以当你向气球里吹气的时候,气球会在一定范围内一点点的被撑大,但因为有弹性不会破掉。
而肥皂手却是液体的,捧在手里会流出去,为什么也会像气球一样有弹性呢?因为在液体和空气的分界面处,有一种力(表面张力)的作用,这种力可以使液体的表面像橡皮模一样有弹性,很小很小的弹性。
为什么会说有这种力呢?
都说水往低处流,水面就应该是平的:就像一盆水,当盆被拿走时,不会自己立在桌上,哗的一下就洒了,“平”铺在桌面上;但是在桌面上滴几滴水时,水却不会平铺在整张桌面上,而是聚集在一起,形成圆形的水珠,而且水越少水珠越圆。正是这种微小的力使重力较小的水珠保持一个圆圆的形状而不变扁。同样,当你观察桌面上的一滩水时,水面的边缘同样也是有弧度的;有些小虫子可以站在水面上,把水面压出一个个的小坑,这些都是因为这种力(表面张力)的存在。
把吸管插在水里吹气,水也是能有泡泡的,肥皂会使这个力变大,也就更容易吹泡泡。
明白了吗?还有问题可以要求继续补充。
vbnert 2009-07-15 16:28:41 大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作者:吕桂娟 来源: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幼儿园 点击:261 时间:2009-4-27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源于王夺小朋友将泡泡水带到了幼儿园,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兴趣,同时孩子们产生了疑问:什么样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吗?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参与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感知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状,尝试并观察用不同材料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的变化,培养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2、积极投入活动,大胆尝试,感受参加科学活动的快乐,并体验成功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用电线圈成不同形状的泡泡器(正方形、半圆形、心形、三角形等)。
2、洗洁精兑制的泡泡水若干瓶。
3、记录表、笔与幼儿人数同。
4、红色的泡泡水一瓶。
5、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泡泡器(吸管、纸筒、泡泡圈等)。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学了几个小魔术,现在,我想变许多会飞的礼物送给小朋友,猜猜会是什么?
幼儿:小鸟、蝴蝶……
师:会飞,但没有翅膀。
幼儿:气球、塑料袋……
师:到底是什么呢?瞪大眼睛仔细看老师给你变。
师躲在磁板后面吹出许多泡泡。引起幼儿兴趣,幼儿一下子就被感染了情绪,都试着来抓泡泡。出示圆形的泡泡器,吹出大泡泡让幼儿抓。
2、师:你们也想吹泡泡吗?可是只有一瓶泡泡水,不够怎么办?
从纸袋里变出泡泡水,倒满所有的瓶子。
(这个环节,激发了幼儿吹泡泡的愿望。)
3、师:没有泡泡器怎么办?看老师给你变。
(二)变出各种形状的泡泡器,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它们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1、师:看我,变出了这么多不同形状的泡泡器,请你们猜一猜,你觉得这些形状的泡泡器会吹什么形状的泡泡?
(1)圆形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请幼儿回答)
(2)正方形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请幼儿回答)
(3)半园形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请幼儿回答)
(4)三角形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请幼儿回答)
(5)心形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请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记录表,讲解并记录
师:表扬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现在,就把你想的各种形状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画在记录表里。
记录纸上画有正方形、半圆形、三角形、心形,它们代表着各种工具的形状,如:心形代表心形的泡泡器、三角形代表三角形的泡泡器。
教师与幼儿把各自的想法填到自己的记录表中。
(三)幼儿试验不同形状的泡泡器
1、师:小朋友有这么多的想法,那么到底能吹出什么样子的泡泡呢?想试,那你要记住四个要求:
(1)拿泡泡水时,要小心,轻拿,不要撒出来。
(2)拿泡泡器,每人先拿一个,泡泡器的头要全插入泡泡水中,轻轻地吹。
(3)注意卫生,不要把泡泡水粘到嘴上。
(4)最重要的是4种泡泡器都要试一试,并记住吹出的形状。
2、幼儿吹泡泡。
师:吹不出泡泡的小朋友可以请教其他的小朋友。
(开始有个别幼儿吹不出泡泡,吹不成的原因是什么,我没有告诉她,而是把这个问题让其他幼儿用他们的经验来帮助解决。通过观察、分析,幼儿们找出了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这样的互动增加了幼儿互相交流的机会。)
3、师:小朋友都试过了,说说你的发现。
幼儿:吹的泡泡都是圆的
4、教师自己再验证
小结:原来不论是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圆的。(表扬小朋友能仔细观察)
5、让幼儿把自己的试验结果填到记录表中
(四)幼儿实验不同材料的泡泡器(粗细不同的塑料吸管、纸筒、形状不一的买来的成品泡泡器)
1、出示各种形状的泡泡器 猜想它们吹出来是什么形状的
师:刚才咱们用了不同形状的泡泡器,现在,老师又变出了这么多用不同材料做成的泡泡器,你猜一猜,它们吹出的泡泡会一样吗?
幼儿:粗的会大些!
幼儿:肯定吹出来的都一样!
幼儿:不对,那个红色的有两个圈圈,肯定能吹出两个来。
师:好,那咱们就来试试吧!
2. 幼儿试吹。
3. 师:都试过了吗?你们有什么发现?
幼儿:粗的管子吹出的泡泡最大。
幼儿:细的管子吹出的泡泡最小了!
幼儿:红的和黄的能吹出好多好多的泡泡。
师:为什么粗的管子吹出的泡泡最大呢?
幼儿:粗管吸的吹泡液多吹出的泡泡大。
师:为什么红的和黄的泡泡器能吹出好多好多呢?
幼儿:因为红的和黄的泡泡器上有好多的小圪塔,跟管子不一样。
小结:原来细管口小吹出的泡泡就小,管口变大了吹出的泡泡就变大了。买来的泡泡器上有好多的小突起,里面存了更多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就多了。
(这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不同材料的泡泡器,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发生在吹泡泡活动中的现象。在幼儿试吹前,我提问并让幼儿猜想,这是得出结论、分享和交流的基础。然后再让幼儿在实验中得以论证,这有助于幼儿懂得科学的一条法则——说理要有事实依据。)
=========================================
忽略引力。由于水油表面张力(就是具有粘度),可以联结在一起的水分子之间都有这个力,当形成汽包时,包面各处受力一致,不能产生其他形状。如果受力不均,会生成椭圆(类似),但不能产生角,因为角处受力集中,张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