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荣康的喜剧情缘

标签:
文化娱乐 |
分类: 喜剧资讯(采写·改写) |
如果说大部分人书房里是“书香”,那笑星俞荣康的书房里充满的就是“快乐”。他笑说别人书房里全是书,而他的书房里就全是喜剧碟片,“我的收藏比人家卖碟片的东西还多!”这也好理解,滑稽戏演员的书房里怎能没有喜剧呢?
俞荣康的书房并不很大,但海派味道很是浓厚,檀木书桌、老上海式的台灯、小型音响做伴老式卡片相机、几件古董玉器,还放着一张黑白照片。桌上的电脑虽是有些破坏气氛,但新旧交融的混搭也像极了上海的气质。而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满满一屋子的碟片,从书架到书柜,的确让人叹为观止。俞荣康骄傲地说:“这是我收藏了二十多年的成果!以前没有碟片,我就收藏录像带,后来从开始有碟片,我就一直在买,只要出新的电视剧喜剧,我就要去书店买回来看。”
这些收藏品几乎占据了书架的三分之二空间,虽然从事的是海派滑稽喜剧,但书架上却也能看到很多北方相声曲艺作品,从老一辈《马三立相声全集》、《侯宝林大师相声精选》到新一代《郭德纲相声专集》,自然,现在海派喜剧文化的代表周立波的作品也是全套都有。他感叹说不管现在北派怎么样,在他年轻的时候,双方还是经常交流切磋,看北方相声对他来说是一种积累。说起最中意的碟片,俞荣康老师还是觉得日本的志村健最好,《志村》、《志村殿様》《八点!全员集合》、《志村大爆笑》,这些志村的作品摆满了整个一层。他说当年东渡日本求学,从朋友那里听说志村健的喜剧万人空巷,便自己花钱买了录像机,开始每天录志村健的节目,整整录了三年,这也是他第一次知道国外的喜剧是什么样:“我现在还常常看志村健,虽然我们在文化上有差异,但要吸取的是他的喜剧精髓、气质,他的表演是夸张的,如果稍加修改,能加上我们这里的文化特征,就是好东西。”而在日本出了志村的碟片以后,他几乎把所有的打工工资都用在买碟上了。
从那以后,俞荣康开始满世界跑,有时就是为了看一看其他国家的喜剧大师的故乡是什么样,那里的文化如何,看完以后就在那里买碟片。《憨豆先生》、《卓别林系列》都是这样买来的,这也是他最尊敬的两位喜剧大师。他拿出《虎口脱险》说这也是他跑到法国路易·德·菲奈斯生活的地方买来的:“我当时看了这个剧就特别喜欢,马上跑到法国去,我一定要看看他的灵感是怎么来的。”这些国外的经典作品让书架立刻“国际化”了,俞荣康兴奋地说自己还收藏美国电影和美剧,各种好莱坞大片他都不放过,《越狱》是他最喜欢的美剧,但书房已经放不下了,只好霸占卧室的橱柜用来放国外大片。
在书房里和喜剧相声平分秋色的是各种中国电视剧,《大宅门》、《天下粮仓》、《康熙王朝》都是他很喜欢的作品。按照俞荣康的理论,滑稽戏虽然不是电视剧,但曲艺相通,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电视剧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推进都是他的灵感来源,因为这些不仅对他的看家本领—滑稽戏表演有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他现在正在执导的喜剧短片《笑口常开》很有帮助。说起这部短剧,书桌上厚厚的剧本就是他现在最“头疼”的事情了。俞荣康不会打字,只能手写,然后再让儿子帮忙打印成册。他笑言自己最近的生活很没有规律,因为二十年前《阿康笑品》并没有拍完很遗憾,现在这部喜剧就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常常做梦都在写剧本,一大早醒过来就赶紧去书房把梦里的情景记下来。
滑稽戏的功底不仅来自看碟,读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像《滑稽戏选》、《高亭》都是老师杨华生给他的,《滑稽笑话集》、《笑林广记》也是经典,这些书哪怕已经非常老旧,快被翻烂了,但其中的笑话技巧依然精彩如初,是他最常看的。他说笑话不分新旧,只分逗人笑的技巧高下,最终的目的是让人一笑,那就成功了。同行出的书在书架上也是相当显眼,《上海老娘舅》、姜昆的《笑面人生》,还有最近的一本钱程的《滑稽三大家》,俞荣康说,只要是同行出书,他一定会买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