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年级》帮孩子轻松上小学

标签:
育儿亲子阅读《一年级》入学适应 |
分类: 宝贝书房 |
很久没有写过书评,湖南卫视播放的《一年级》,其实之前,我并没有看过,自从有了几米,几乎再也没有看过任何电视节目,电视在我们家几乎成了摆设,偶尔周末晚上会允许几米看两次。最开始拿到《一年级》礼盒时,还认为只是给几米看看就好,直到有一天自己随手翻看时,竟是忍不住一气看完。
《一年级》是湖南卫视2014年打造的一档大型原创校园纪实节目。是湖南卫视首次深入真实校园,对学童鲜师的共同成长进行全景式记录,讲述一年级新生进入校园后的生活故事,节目组在成功推出电视节目后,组织国内最优秀的原创绘本团队和最专业的教育点评团队,一方面以绘本的方式,带领读者重返一年级,一方面深入分析节目中明星老师和七位萌娃主角的表现,为老师和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理念和方案,助力幼小衔接的启蒙教育,呵护孩子的最美初心和天然成长。非常适合刚升小学的孩子和家长阅读的一套书,几米也是今年刚上小学,幸运的是我们看到的还不算晚。
礼盒包含《你好,新学校》绘本一本,《一年级:你好,新学校》教育主题图文册一本,签名海报两张,主角明星片9张。绘本适合孩子阅读,教育主题图文册适合亲子阅读,除了妙趣横生的剧情回顾,更重要的是有关于孩子刚入学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尤其适合家有一年级小豆包,生活变成一团乱麻,每天手忙脚乱的爸爸妈妈们。根据内容,归纳总结十点,希望给有需要的爸爸妈妈们更多的帮助。
一、避免不恰当的“提前唤醒”
让孩子学会自理、独立,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都是很好的入学预备课,但没有必要可以教孩子“学知识”。过早的学习认字、数学等抽象知识,对学龄前的孩子或许是一个不当的“提前唤醒”。孩子很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字上,而忽略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对图画的兴趣。用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更不可取,孩子如果在心目中形成“一年级等于做不完的作业”等概念,会强化抵触情绪。几米现在经常和我讨论关于“一年级做不完的作业”的问题,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只能尽可能的让孩子自由、快乐成长,点燃学习激情。
二、温暖的告别仪式
父母的无微不至,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首先,父母必须从内心深处主动与孩子分离,不要为孩子事事包办,不要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离不开你”,才能促进孩子人格的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与孩子分离时,表现的平静而坦然,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会更坦然地接受分离的事实。每一次离开孩子时,最好明确的告诉他,我为什么要离开,什么时候回来。最开始,孩子也许依旧哭闹,但是他慢慢就会接受事实:依附对象不能时刻陪伴我,但是他(她)只是暂时离开。
三、给孩子体验机会,不包办替代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蹲下来牵着他的手,鼓励他,安慰他,但是不管多么心疼孩子,都不要为他出谋划策,这是父母处理方式的典范。我们总是迫不及待的冲上去帮忙,孩子便因此丧失了一次宝贵的成长体验。
四、名次不重要,求知是件快乐的事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安慰他“下次拿第一”,这不是安慰,而是有压力的要求。告诉孩子“拿名次不重要,只要你努力了,就很棒”,可能会更好。在满足孩子求知需求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懂得求知是一件快乐的事,求知应激发孩子快乐的心理。
五、提供给孩子解决冲突的最佳方式
冲突的原因多是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理清,什么是自我的正当权益,什么是侵犯了对方的权益。给孩子一点时间,剖析打架的原因、提供更好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冲突也可以转换成孩子成长的契机。和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同理心。孩子的行为需要调整、需要改善,有时还需要适当地批评,但是只有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获取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的开端。
六、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提出的是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孩子对于秩序感的愿望。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要求他人无条件地满足,或服从部分尚未离开秩序敏感期孩子的需求,这时就需要通过讲道理、寻找替代目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接纳孩子的情绪。
七、忽略孩子的求关注
几米就是一个时刻“求关注”的孩子,其实,多数孩子都是如此,对于一个从小到大一直被无微不至关注包裹着的孩子,当他离开温室一样的家,闯入一个纷繁而陌生的生活环境中时,他会不停地“求关注”。他“求”的并不只是赞美,而是“反应”,外部环境对自己行为的任何反应,都证明成功引起了人的注意,证明了“求关注”得逞。当熊孩子出没,要忽视他的举动,而不漠视孩子本身;要冷却自己的情绪,而不要给予孩子冷漠的指责。
八、宝贝恋爱了怎么办
最重要的一个词语就是陪伴。听他倾诉,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他内心的需求,友善地对待他喜欢的小伙伴。不干涉并不等于当撒手掌柜,当孩子向你求助的时候,你可以正确地引导他。你可以鼓励孩子,要努力做更好、更棒的自己,才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优秀的同伴。
九、角色扮演,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平常在家里,爸爸妈妈也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请孩子当一天爸爸或妈妈,体会父母的辛劳和不易。而爸爸妈妈可以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和高度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从而更加理解和懂得孩子的心声。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为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十、少用成人世界的评价体系来对待孩子
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的,不能用成人世界的评价体系来判断孩子的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