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色.青冢拥黛

标签:
育儿4岁10个月昭君墓青冢拥黛暑期亲子游 |
分类: 行走日记 |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传说,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时,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远望黛色朦胧、若泼浓墨,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青冢拥黛”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也是旧八景,现在又出了新八景,新的八景里面没有“青冢拥黛”。
新的也好旧的也好,半个月时间,大多游览遍了。
我们打算去昭君墓之前,当地人都说,那地方没什么看头,就是一土堆。网上搜索的景点评价也是提到仅是“土堆”,事实上,却不止是土堆,起码和我想象中的景象出入很大。看过以后,感觉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点。
距离呼和浩特大约9公里,大黑河南岸,和蒙古风情园毗邻,去游览的游客可顺便去那里玩。我们在雨后的第二天,便决定去昭君墓看一看,毕竟是写着八景之一。那几日,日子过得很悠闲,大多是早晨八点多起床,九点准时吃完早饭,因为那家酒店的早餐九点前结束,每次我们都是最后去的人,即便早去十几分钟,也是最后走的,几米吃饭总是磨磨蹭蹭的,夏天食欲很差。
出门的时候大多要到十点左右,坐公交车很方便,有公交车终点站就是昭君墓。但我们住的地方没有公交站牌,需要走一段路,只好打车,在呼市打车很难打,似乎是哪个城市都会有这种拒载情况,看着出租车一辆辆驶过,停下的很少,即便停下也要根据地方决定是否拉客。
开始几天找车麻烦,好歹后来几天,还算顺利,一般出门总能遇到车。打车到昭君墓大约二十几块钱,呼市出租车价格不高,且大多数司机都挺厚道,尽管会出现拒载现象,但却从未有出现过绕远的。
在邻近昭君墓大约2、3里路位置,专门设了一个收费站,所以,多数出租车到那个地方会停下来,因为要交两次费用。后面的路我们只好步行走过去。返回时,那条路上几乎是没有出租车的,幸好出门就遇到54路公交车,可回市里。
再来说说昭君墓,这地方全称是昭君墓博物院。真正进入景区时,才发现,真的不仅是传说中的“小土堆”,可能是旅游旺季的缘故,参观游览的人也很多。昭君博物院参观内容主要有汉代阙门、青冢牌坊、嫱云浮雕、董必武题诗碑、神道石像生、和亲铜像、世界唯一的匈奴文化博物馆、昭君宅、和亲园、青冢藏墨、单于大帐、墓表、昭君出塞陈列、历代诗词碑廊等。
我们去的巧,赶上单于大帐的大型舞剧表演《昭君情缘》,华丽唯美,前面的文中有提到。与舞剧同时进行的是和亲园里的编钟表演,我们因为看了舞剧,而错过了看编钟,如果有亲再去时,若想拍照,可以两头跑着看,非常值得一看。
昭君博物院里有个景点-昭君宅,是依照昭君故里,湖北兴山的昭君宅进行复制建造的,典型的徽派建筑。
几米游览昭君墓,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昭君的故事,“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
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此事无正史可考,但极有可能是杜撰。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
这身衣服实在太肥大了,看着是一件衣服,其实就是个大罩衫,前面罩着,后面敞着
这个便是传说中的“土堆”,青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