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4岁8个月情绪失控倾听孩子哭闹 |
分类: 童年记事 |
晚上下班回来,饭桌上,几米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幼儿园里的趣事,又甜言蜜语的和我讲,今天很想妈妈,在学校的时候就想妈妈了...这张会哄人的小甜嘴。后来我们又说到他的一个同学,他在外面报了四个兴趣班,一三五二四六的,每天都排的满满的,想想觉得现在的孩子真可怜。去年在公园遇到那个孩子时,他当时正好上着口才班,身上挂着彩带做宣传。
给几米报了一个英语兴趣班,我就挺后悔的,耽误他半天玩的时间。好在他自己没有将此当成负担,反而兴趣浓厚。我和几米爹说,咱们以后也不用给几米报口才班了,几米别的没看出特别突出的来,唯独这语言表述能力还是蛮强的,且还特别喜欢说,小嘴整天吧嗒吧嗒的不停下。没报口才班都这么能说了,如果再报这种班,那还不更和个小喇叭似的。
几米后来又和我讲到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Z老师又送给他几个贴画,昨天给他一个小玩具,贴画他自己有很多,没见得多么喜欢,唯独老师给的才是稀罕的好东西。
小人儿讲了很多,讲完了,我也忘得干净了。
晚饭后爷俩在沙发里看百科大全,后又玩藏猫猫的游戏,得多给他爷俩创造机会,不是说男人带的孩子聪明吗?难得清闲,我打开电脑订周末的火车票。
不一会,就听到客厅里传来,几米哭咧咧的声音,呜呜咽咽的说:“爸爸,你给我小贴画,你给我找到小贴画...”
听到几米爹在不停的安慰儿子,开始我也没怎么在意,喊了声,你快点给他找找...
又过了一会,听到几米真的哭了的声音,嗓音提高了八度,几米爹没找到贴画,又弄不了儿子。
我只好过去解围。
问他是什么样的贴画呢?先不要哭,几米这时候已经哭得眼泪成河了,什么也听不进去。哭闹着说,我不想说话,我不想说话,我现在很烦...
小手又拍又打,脚也四处乱踢着,可能没找到发泄的地方。
他跑到鞋柜那里,踢柜子发泄。他那愤懑的小模样,让人看着好气又好笑。
我抱了抱他,期待能给他点安慰。似乎作用不大,继续大哭。惊天动地。
几米爹又想故技重施,转移注意力大法,结果因为转移目标不得当,几米听不进去,继续大哭大闹着。这孩子脾气好大。几米爹说,要不,让他看电视吧,我说,那怎么行呢,已经说好的事,几米始终坚持着我们之前约好的看电视时间,大人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看电视不是哄孩子的工具。
翻箱倒柜的开始找一个几厘米大小的贴画,结果仍是一无所获。几米看我没找到,更是哭喊着闹个没完没了,我强压住窜上来的火。对正在哭闹不止的几米说,好啦,别哭了,你哭有什么用呢?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贴画能找到吗?咱们一起想办法。你现在只有好好想想究竟都去了哪些地方,我才可能帮你找到贴画。
几米的哭声戛然而止,小脸蛋已经哭得通红,鼻涕眼泪纵横,可怜兮兮的小模样,谢天谢地总算暂停一会。我像分析一桩失踪案一样,开始详细的和他分析整个事情经过。
我问,你今天穿的哪身衣服?你现在好好想想,Z老师给你贴画以后,你是一直放在手里拿着的?还是放在裤兜里了?在你进门之前手里拿着贴画吗?在车库里看见过贴画吗?
几米告诉我穿的哪身衣服,又告诉我贴画一直在他手里呢,爸爸带着他回来的路上还有,到车库的时候,就没再看见贴画,贴画没有了。
捋顺一遍后,结论是:贴画在他进门之前就已经离奇失踪了。
我说现在就是妈妈把这座楼房掀起来,也找不到你的贴画。这个残酷的事实,让刚才还听得专注,回答认真仔细的几米“哇”的一声又伤心的大哭起来。嘴里哭喊着“那我的贴画哪去了?”虽然仍是啕嚎大哭的,但力度明显减弱。
最后一招上阵,还是转移注意力,再不管用,也只剩下冷处理了。
我说妈妈看看包里有没有别的贴画,那头哭声立刻停止。我开始翻相机包,找出以前的几张作废的卡,几张火车票,一张门票。几米如获至宝,终于忘了小贴画的事。
过一会,等他完全冷静下来,问他刚才的事,做的对不对呢?因为一张小贴画,对爸爸妈妈大发脾气?小人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承认自己做的不对,错在哪里...道理都一清二楚,为什么遇事没有丁点耐性?情绪失控呢?
平日不闹的时候还好,也是通情达理的,轻易也不会发脾气,之前自己才说了,怎么很久没惹妈妈生气了呢?结果没出半个小时...
说明孩子的情感是隐藏不住的。这也是和成人的区别,伤心也罢,快乐也罢,总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看过一句话是:“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如果哭泣能得到宣泄,那就先尽情哭吧。
倾听孩子的哭闹,未尝不是一个好方子,假如他的哭闹,仅是伤心、愤怒,不是以此为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眼泪有时候是最好的“情绪治疗剂”。
努力做到心平气和的接纳、化解、而不是一味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