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4岁4个月无限制有求必应买玩具后果延时满足忍耐力 |
分类: 童年记事 |
我终于领教了几米的黏糊磨叽发狂功,正月十四晚上看花灯,中途因为买玩具问题,整整磨叽了一晚上,纠缠了一个多小时,哭了很长时间。
想想这件事情还是要单独记录下来,几米的成长案例,已经日益暴露出的问题,只是短时间一直未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仍是关于买玩具的问题,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怎样解决,从现在开始,坚持原则是必须的。
之前,有一段时间,为了克制几米买玩具,我设计了一个表扬栏,每进步一次或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次家务,就可以得一个小红旗,累计十个小红旗就可以自己选择玩具一件。按理说这条件不算苛刻,但正是这件事,成了他日后发飙的导火索。
开始实行的很顺利,几米积极性极高,努力得小红旗,表现的很好。
一共得到了三十个小红旗,自己赚过三次玩具。
时间久了,几米想多要玩具,且要经常可以买玩具,他问我:“为什么,我要依靠自己努力,挣玩具呢?”我说这就像爸爸妈妈工作一样,我们挣得钱也是依靠自己努力挣来的,天上可不会掉下钱来。
每个人都要从小依靠自己努力去争取一切,就像买玩具。
不管懂不懂,他当时没有对此表示异议。
正月十四晚上,当地花灯集中展示的地方,科技城除了云集全国各地的民间特色小吃,还有许多卖玩具的,几米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那些五颜六色发着光的玩具上,那些玩具看的他眼花缭乱的,从最开始就咋呼着要买,还不是买一个,要买一些。
唧唧歪歪的不肯再继续看花灯。
买了几样玩具哄着骗着的好歹往回走开了,他却始终不满足只买这几种,还要继续再挑挑看。哭咧咧的没完没了,我说了一句,你不能每次看见什么就要什么,这次小红旗才得了一个,要十个才能买一样玩具呢。这次已经破例了,买了三样...
哪曾想,这句话竟然说到了他的伤心处,嚎啕大哭,声讨了我一晚上。走一路说了一路。
一边哭一边恨恨的说:“我不想要自己努力得小红旗挣玩具,干活太累了,都怪你妈妈,都是妈妈的错,你骗我,你非要让我挣什么小红旗,我看你就是个后妈,你就是个后妈...你整天让我不开心,我烦死了,烦死了,我不开心...我不想再看见你了,我不想让你陪我睡觉了,你走,你赶快走...”
他不想再挣小红旗换玩具的理由是:1.我还没有长大呢,我还没有你们高,我到你们那么高的时候,才可以自己努力挣玩具。2.要干活才能得小红旗,得十个小红旗买一次玩具,干活太累了。3.表扬栏的表格太多了,要多久才能买一次玩具呢?
总之,这个表扬栏是不合理违背他意愿的,必须彻底的废除才行。他唧唧歪歪,哭咧咧的一路,几次站起来和我理论,那架势,坚决要和我理出个一二三来才肯善罢甘休。当时,我正开着车,原本路途遥远,被他这一闹,心烦意燥的。实在是要崩溃,为了安全到家,强压着怒火没理他。
回来后,小人儿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睡觉前,他小心翼翼的问我:“妈妈,今晚我让你伤心了吗?”我问他,你有没有做错的地方?你知道你做什么让妈妈伤心了?
妈妈伤心的是,你在外面哭闹,竟说妈妈是后妈,你说的那些话让妈妈很伤心。
想要玩具,为什么不可以好好的说呢?再说玩具也买了,为什么还要哭闹呢?你不想要挣小红旗买玩具可以,以后再买玩具也不能看见什么买什么,一次也只能买一个,不能买很多,也不能连续买。再者说了,你帮爸爸妈妈干活是应该的,这个家也是你的,你也应该爱护它,你长大了,也不能让爸爸妈妈总照顾你...
几米“嗯”了一声,答应的很痛快,说妈妈,对不起。我说的那些话都是生气才说的话,我以后还要帮妈妈干活,我只是不想要小红旗换玩具了...
表扬栏就这样彻底的废除了,几米还觉得不解恨,第二天,拿着红笔,将表扬栏那些空白表格全画上了叉子。
几米买玩具这事,一直是头疼的事,毛病惯出来了,要改一时半会改不了,需要时间也需要方法。
如今的几米,每次看见玩具一定要买,且还非要买很多种,否则就会出现上面那种情况,哭闹起来没完没了。以前,是自己忽略了这个问题,看见玩具就买给他,不管他要没要,且每次都会买几种以上。时间久了,惯出他这种坏习惯来,以至于一旦遭到拒绝,就会有竭斯底里的行为。亲们,引以为戒,不要让爱与呵护成为一种“隐患”。
那天,看了一个十岁孩子因为母亲不给买玩具,当众掐母亲脖子的新闻,看的心有余悸。幸好,咱的宝贝儿还小,及时悔悟自己的教育问题,一切还来得及。
专家建议(南师大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训练孩子“延时满足”的忍耐力(很实用的一段,备用)
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需要适当在孩子非必要的要求上做到“延时满足”。也就是说不要及时、超量、去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有些家长把物质上的满足当成奖励和赏识,并不正确。真正的赏识是指在精神上给孩子以丰富的满足。比如尊重孩子的个体,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平等交流等等。现实中的情况是,更多家长除了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外,在看电视、玩游戏这类“软性需求”上也过度纵容。所以,建议家长们无论家庭条件富裕还是贫困,都不要养成孩子“想要什么就立刻有什么”的习惯。“延时满足”并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是训练孩子的忍耐力。比如,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这样的玩具上个月我们已经买过一个了,下个月再来看看有没有更新的款式,然后再把它带回家哦。”、“今天妈妈的预算超支了,明天再来买,好不好。”其实,现在的孩子比家长想的要成熟、懂事,你只要心平气和与他讲道理,他都能听进去一二。
亲子关系别成“小牛拉大车”
“现在亲子间的界限乱掉了,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原本家长应该是控制家庭氛围的人,现在却变成了孩子决定一家人的关系和情绪,这样就好比‘小牛拉大车’。”殷老师说,在一个家庭当中一定要有原则和规矩。一个没有规则的家庭会很无序,不仅孩子会觉得痛苦,父母也会感到无力。过于软弱的家长,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定、难以依靠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事情,孩子只会把家长当成出气筒,甚至拳脚相加。所以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性,才能培养出个性端正的孩子。如果家中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家长要分情况进行干预。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提出要求,家长此刻千万不能因为“面子挂不住”而及时满足他,而是在表明态度后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比如让孩子尽快离开纠结的环境,找到相对安静的环境,能让孩子与自己独处,在孩子相对冷静和理智后,再和他沟通。如果是在家中,有老人在场庇护时,家长也不要在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呵斥孩子。而是选择老人不在时,和孩子分析清楚老人对他的无限满足是一种爱,但是不一定是最正确的方式。此外,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适当时机与老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