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子劫杀13个月大婴儿
标签:
育儿13个月婴儿两男入室抢劫老人看孩子残忍杀害社会生活 |
分类: 生活乱弹 |
期中考试,周末不休息。原本想早些睡了,终是因为熬成瘾了,守着电脑点来点去的,迟迟不肯去睡。
又跳出来一条新闻,对于热点,有时候并不是刻意的想写,吸人眼球是一方面,自己克制不住写的冲动又是另一回事。就像今晚,本来不想写,但新闻看了,如此残忍令人发指,不能不写。家里有老人看孩子的,真的要小心提防。
两男子劫杀13个月大婴儿 检察官当庭大喊“杀无赦”
夏磊,安徽六安人,中专肄业,1992年11月生,曾是武警战士。
2011年5月17日中午1时许,南京雨花台区阅城国际花园某幢8楼一住户,家中只有58岁的保姆刘某某(女)和13个月大的婴儿在家。犯罪嫌疑人夏磊、郑树林假冒快递员骗开门,强行入室,用水果刀将刘逼进侧卧室,夏磊企图用宽胶带封堵刘的嘴,遭其反抗后用水果刀猛捅其颈部致其死亡。此时婴儿哭叫,因担心哭声引人注意,郑树林用枕头将婴儿捂死在床上。随后,两人搜出刘存放在家中的十万余元现金后逃离。警方迅速破案,21日,郑树林在辽宁落网;22日,夏磊在河南落网。1日上午,该案开庭审理。
庭审前,被害人家属向法庭递交了一份量刑意见书,明确表示放弃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判处凶手死刑立即执行。审判长批准了这一申请。
尽管夏磊和郑树林都表示认罪悔罪,并且当庭向被害人家属鞠躬忏悔,尽管辩护人提出夏磊刚满18周岁,心智尚不成熟,况且属于初犯偶犯,但检察官认为这些不足以使他们得到轻判。
检察官说,两被告实施的是一种残酷暴行,已经突破了人伦可以容忍的界限,他当庭质问:“老人的哀求和孩子的哭叫怎么就唤不起你们的哪怕是一点点怜悯?!”接着,检察官用了四个“极其”控诉其罪行,“二被告严重漠视生命,随意践踏法律,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危害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其巨大,影响极其恶劣!既然你天良丧尽,法律就绝不容情!公诉人结合案情提出量刑意见:死刑立即执行!杀!杀无赦!”
夏磊和郑树林一直低着头,情绪并无波动,右侧旁听席上,他们的父母亲属已经忍不住开始落泪。因案情重大,法庭没有当场宣判。据扬子晚报
这样的新闻,看的哆嗦,尤其是做了父母的人。杀人者怎会如此残忍冷血?如此漠视生命?老人孩子怎么下得了手?任谁都想这样问一问。我看了第一个想到的是家里老人带孩子,真的要注意安全,陌生人来叫门,不管是谁,都不能开门。家里人都带着钥匙呢,再说,即便是家里人来敲门,也听得出声音。
那阵子,网上新闻里常看到听到一些关于明抢暗夺的拐卖孩子的,听着虽然挺玄乎,却也是事实。最严重的就是老人在小区里带孩子,光天白日的,也有遭遇抢孩子的。为此,我还专门给婆婆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补课,当时还特意关照了关于陌生人来敲门的事。相对来讲,婆婆还是个很警惕的人。乡下来的婆婆,一辈子没有经历风浪的老人,几乎不肯相信天底下有这么可怕的事。
1.杀人者为何如此冷漠?再回头来看新闻里的两杀人犯,年龄几乎都是90后,为何如此冷漠,连一个13个月大的宝宝都不肯放过?是什么让他们年纪轻轻的就已经对生命麻木不仁,道德沦丧,泯灭人性,残酷无情?老人摔倒没人扶,“小悦悦”事件等,最近,各地频频出现的这类事件让人普遍感到心痛又困惑:人性怎么可以如此麻木?
2.父母教育能力缺乏,家庭教育失败。人们第一个要拷问的是,杀人者的父母,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失败大致都是这几点:一是爱的方式不正确,要么溺爱过度,要么打骂过渡;二是重智育轻德育酿大祸,忽视了德行教育;三是不会沟通致教育失败,对孩子的教育说不到点子上,无法取得孩子认同,任意乱贴坏孩子标签;四是没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孩子无法体会到温馨的家庭气氛,缺乏温暖。
3.老人带孩子安全意识培养。老人的行动力防范力与反应力有限,必然决定了老人带孩子存在安全隐患。且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做为主要作案对象。
当检察官宣布杀无赦时,杀人者的父母落泪了。为人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假若自己亲人的生命被别人漠视,残忍杀害,你是否能够承担这人性的冷漠之疼?生离死别之痛?
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生命都值得珍惜。
老人、妇女儿童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首先是一定要关好防盗门窗,防止有劫匪破门破窗入室进行抢劫。当前有些居民思想上有一种误区,认为家中既然有人,没有必要再关防盗门窗,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样做等于给歹徒轻易进入你的住宅提供了好条件。
◆如果在关好了防盗门的情况下,有人敲门时,应该先从防盗门的“猫眼”中看看来的人是谁,有的时候可能看不清楚,则可以隔着防盗门问清楚来者是谁、来干什么。切记:没弄清楚就开门,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来者是陌生人,那么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是上家来干什么的,都不要开门。当前,有的歹徒为了骗开门后入室抢劫,往往会冒充修理工、送礼人、推销人员或是家庭其他成员的同事、朋友,有的还冒充上门化缘的和尚以及某公司的问卷调查员等等,因此要务必提高警惕。
◆如果来的人自称是检查电表、水表、煤气表的,或是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的,要告诉对方:来前必须打电话预约,因为没有预约,所以我不能让你进来。请注意:在预约时,必须约一个家里年轻人在家的时间。
◆如果对方自称是来送礼的,而你又不认识他,为了不失礼貌,你可以告诉他改日再来(等家庭主要成员在家的时候再来)。或者是让对方将礼物放在门外,等他走后,你再去拿进来。
◆对待上门推销商品的人,就干脆回答说不需要此类商品;对待搞问卷调查的,就回答说自己对这项调查不感兴趣,让对方离开。
◆对待上门化缘的和尚、尼姑,也不要开门。目前,一些犯罪分子为了打消人们的防范心理,化装成和尚、尼姑,说是为了修复和尚庙、尼姑庵,需要向社会化缘、需要大家的赞助等等。实际上,他们一是骗人钱财,二是骗开门后进行抢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明白告诉他:我们家没钱募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真正想募捐,也应该通过居委会、单位或社会慈善机构,而不要将捐赠的钱物交给个人。
◆如果来人自称是你家庭其他成员的同学、同事、朋友,你就对他说:“对不起,我不认识你,你打电话与他联系吧。”将他拒之门外。只有家庭成员给家里打电话,证明对方的确是自己的熟人后(或者是家庭成员亲自带回家的人)才可以开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