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一波三折的周末海边小蠓虫叮咬墨蚊后遗症煎熬折磨生活 |
分类: 围城故事 |
熬夜熬得迟钝,记性越来越差。一大早就办了一件囧事:来到办公室后,便总觉得车库门,没锁。强迫症似的。给亲爱的UU妈打电话,U妈特意跑去看了下,又打来电话确定锁上了。
这一周,幼儿园因为安排开放日,几米班里流动图书没来得及分发。所以,今天也就不能上交关于亲子阅读的作业。再整理照片之前,先唠叨一件“难言之隐”,也算给大家一个警醒。
夏天,去海边回来后,却留下了可怕的备受折磨与煎熬的后遗症。
在海驴岛,被一种不知名的如芝麻大小的黑色小飞虫叮咬,当时只觉得腿上一阵奇痒,出现一些针尖样小红点。过去几天也未觉的有何不适。
哪曾想,回来几天后,被叮咬的地方的小红点开始奇痒难忍,挠过以后,那些小红点又变成像蚊子叮咬后的小红包,集中在小腿和脚部。痒入骨髓般,那种感觉太痛苦了,痒的都想把皮肤揭去一层,可说生不如死。
涂过药膏后好转。一个多月后,也就是最近几天,不知道何种原因,原本好转的地方竟又复发,自己从未有过过敏史。
上网查了查,比较接近虫咬性皮炎,而咬我的那种不明飞虫,被称为海边小蠓虫,也叫墨蚊,比毒蚊子更凶,芝麻粒大小。一咬就是八到十口,因为飞不高,专门咬人小腿,且难以愈合。
希望亲们吸取我的教训,去海边一定要穿长裤。
尽管从网上粗略查了查,但是前一晚还没查到这就是典型的蠓虫叮咬症状。早晨决定还是去医院看看吧,这去医院不要紧,还没明白咋回事呢,就被好一顿宰。且一路波折。
周六上午,我们三人一起出发,几米爹带着几米先去公园玩着,我去医院找专家看看,然后再回头和他们会合。
到了二院呢,专家没找到。只剩下普通号,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就挂个普通的看看。也好放心。
接诊的女医生大约四十几岁,干瘦的脸,眼线很浓。屋子里还有几个就诊的孩子,女医生与人说话的语气,拖着长声,充满不耐。甚至连病程都没多少耐心询问。
我看着几个进进出出的患者,都抱着大大小小的盒子一堆堆的药,大致过敏的多一些。
看皮肤科是有些吓人的,看着那些来就诊的患者,吓得我连凳子都不敢坐下。站着撩开裤子让她看了看,很想详细的陈述下来龙去脉。结果她扫了一眼,就确诊说“过敏”。
噼里啪啦的在电脑上开药。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呢,已经结束。
我却提心吊胆的,总担心她误诊了。
等着去药房拿药时,才知道一个“过敏”她开了五种药,还是两盒以上,晕,要吃多久呢?
我从网上查的资料是,用点几块钱的药就可以,她开了几百块钱的。
有些后悔,真不应该来,还不如等着周一去看看专家。这么些药,钱也花了,吃还是不吃呢?即便没中毒吃了这些药估计也毒发身亡了。
心里郁闷着,回来的路上赶上堵车,与一个开车的暴发户老男人发生点冲突,又是老男人,也不知道咋了,今年总和老男人范冲。怎么都这德行呢?
那个老男人跑出来破口大骂,还险些被粘住赖上。无语,什么世道,啥人都有。
看着那副让人倒足胃口的嘴脸就受不了。
难听的话不想说了,被狗咬了,咱也不能再咬狗一口。
只是这心里,着实窝火一阵子。下半年,怎么这么不顺?口舌是非多,还是缄口不语的好。
我这一波三折备受折磨的周末啊,好歹从几米宝贝的笑容里寻到一点安慰。
后又遇工作上的窝心事。感慨: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一旦看不顺眼了,你怎么做都是错的。是吗?
社会复杂,人心难测。
但终究别人的评价,与己无关。不解释,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