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岁小儿为啥玩假想游戏成瘾?(新闻中心)

(2011-08-05 03:57:29)
标签:

育儿

3岁10个月

假想游戏

吹嘘炫耀

自我

合作

坚持

分类: 童年记事

四岁小儿为啥玩假想游戏成瘾?(新闻中心)几米三岁十个月,最近,我发现他有一个爱好,就是频繁的幻想一些没有事情,并讲给给别人听,特别喜欢编故事,把自己编到故事里面当主角,还要编出一群小朋友围观。玩假想游戏,几乎成了几米最快乐的事。

 

喜欢玩假想游戏和爱炫耀似乎是两件不相干的事,但也有些关联,因为他喜欢将假想出来的事情,向其他人炫耀一番。

合在一起记录下:

1.我养了很多的小动物,我家是动物园。

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比如我家里养了很多的孔雀、马、小狗、小猫、海豹等等,大多都是他从大百科里看到的动物,他把那些动物都想象成是自己的,自己家里养的。并且,他也这样到外面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我家里有一只孔雀...养了很多只狗...”。

 

有一次,在客车上,他告诉邻座的阿姨,“我家里还养了一匹马哪...”四岁小儿为啥玩假想游戏成瘾?(新闻中心)

 

更受不了的是,他总是让我讲关于他想象出来的这些小动物的故事,现编现讲,不停的讲下去,直到你词穷了。

关键是,每次都要你讲一讲,“几米有这么多动物,其他小朋友说什么啊?”

必须要按照他说的讲,接下来的情节一定是,别的小朋友都很羡慕几米,但是他们太小,又不能养小动物,他们的爸爸也不给他们买。(我若讲小朋友的爸爸给他买了一只孔雀,几米立即发狂,大喊大叫的哭闹不止,坚持说没买。)只是拍了小动物的照片给他们看...

 

这个假想狂爱炫耀到如此地步?他极为自我又虚荣,最希望听到的话是,别人都没有,只有他有。

 

2.小狗它们说什么啊?

经常会在吃好东西,有好玩意的时候,特意问我:“小狗说什么啊?小兔子说什么啊...”,答案必须是,“小狗说,几米这个玩具真好玩啊,我也想要一个。”小人儿立即真事似地态度坚定的拒绝它。然后把它们拿过来,摆在眼前,让它们看着自己吃东西或者看着自己玩玩具。想着让它们一直这样羡慕嫉妒恨。

 

3.几米玩双杠,小朋友说什么啊?

除了小动物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几米经常要求我不停讲给他听的。早已经重复了N遍,是小人儿睡前故事之一。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有一次周末带几米去公园,看到一个六岁的男孩,运动能力超强。那个小男孩像个敏捷的小猴子一样,在公园里那些成人玩的双杠单杠吊环等运动器械间熟练的飞跃穿梭,引得周围人群的阵阵喝彩,确实相当的厉害,很难想象那只是一个六岁的幼儿园大班刚毕业的孩子。

 

回来后,小人儿就开始让我给他讲“几米在公园玩双杠的故事”,然后还必须要讲到周围小朋友说什么啊?小朋友的爸爸说什么啊?答案当然一定是当时人们说的那些话:“这个小朋友,好厉害!”

 

他尤其喜欢听表扬的话。

 

4.我家里有...

这个属于爱显摆的例子。

几米特别爱炫耀我家里都有什么什么,我又有哪些玩具,每次家里添置的家电之类的东西,不用别人问,他准保当个热心的小喇叭,定期到外面广播。就是奶奶过生日,买了蛋糕,他都要告诉他见到的每一个人,我奶奶过生日,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

 

在小区里玩他的各种车子,一样一样的换着玩,越是有小朋友在场,他开的越起劲,玩的越开心。总是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下,有意的将车子停在对方眼皮子底下,就那样停着,看着对方的眼睛,从里面寻求一种羡慕和渴望,以此获得满足。但又绝对不允许对方碰他的车子,也不准别人玩。

 

这样的场景,我恨不得钻地里去,极尴尬,别的家长定是心里“恨得牙痒痒”,我却不能强迫他分享。原本他就没想分享,却偏偏的喜欢到人家眼前炫耀。

 

几米爹最近休年假在家带孩子,小人儿每天都在强迫爸爸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给他不停的编故事,几米爹有点担忧的说:“几米这样爱显摆,是不正常现象...”晕,我虽然也被折磨的有点崩溃,但不完全认同几米爹的观点。几米只是自我意识强了些,这个年龄发育的必经阶段。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把自己摆在第一位,天性使然,只是成人更懂得掩饰,孩子表现的更纯真自然罢了。

 

但是我不能不担心几米的那些假想游戏,忍不住上网查了查,四岁孩子的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多喜欢吹牛炫耀,也喜欢玩假想游戏,便又释然。

 

其中一段关于宝宝假想游戏的:

假想游戏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认为:儿童的游戏分为实践游戏(练习性游戏)、假想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假想游戏是宝宝想像力发展的行为表现。玩假想游戏是宝宝想像的“起点”。多数专家认为,经常玩假想游戏的宝宝情商高。而且经研究发现,经常玩假想游戏或有假想伙伴的宝宝,也能有较多的微笑和欢乐,他们表现得兴奋、快乐和满足,坚持性和合作性也较好,长大后较少出现攻击行为,较少表现出愤怒和悲伤。充满丰富想像游戏的童年,将会给宝宝适应将来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常,小宝宝会从2岁时开始为自己创造假想伙伴,但18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假想游戏了,比如把一块积木假当作饼干,或拿一个空杯子假装喝水。

  人们曾经一度认为与假想伙伴游戏的宝宝是不正常、缺乏安全感和腼腆的。这种误解主要由于过去的研究将一些“问题”儿童当作实验观察对象——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项相关研究中,就把儿童精神监护院的孩子作为观察访谈对象。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人们把这种假想的游戏伙伴当作一种消极诱因。

  但是,即使和假想伙伴玩耍的宝宝受到一些指责和非议,人们也仍然相信这些宝宝实际上比平常儿童更聪明。两项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显示了这样一个结果:想像力丰富的宝宝实际上比想像力贫乏的同龄儿童更加外向,但在智力上的差异则并不十分显著。


 

喜欢玩微博的亲爱的,一起来玩“互粉”游戏,点击图片

新闻中心

四岁小儿为啥玩假想游戏成瘾?(新闻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