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immy宝贝儿
jimmy宝贝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321
  • 关注人气:25,2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贝捣蛋,矛盾在打与不打?

(2010-10-11 16:32:58)
标签:

3岁

错事

不打

育儿

分类: 童年记事

宝贝捣蛋,矛盾在打与不打?前几天晚上,我打了几米,脱下小人儿的裤子狠狠的打了他的小屁股一巴掌。这是头一回真的打他,还是打的小光腚,我打的很用力,自己的手都疼了,几米立即哇哇大哭。我便开始心疼,自责和内疚又纠缠在一块。

 

事情源于:几米一直在客厅玩水,将水倒到杯子、碗、桶里,然后再倒在桌子上,又将桌子上的水全划拉到地上。我们现在每天晚上都会忙的晕头转向,几米爹在厨房忙活,我则要一边看着几米一边给他洗这一天在幼儿园换下来的衣服。还要兼顾着不停的跟在这个小人儿腚后头,收拾“烂摊子”。

 

他这样捣乱,我便要抽空不停的擦地擦桌子上的水,他接着故技重施,看着看屋子永远干不了的水,还有他湿了一次又一次的衣服,怎么说他都不肯听,再看到遍地水时,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打完他又开始哄他,估计自己这次算是白打了他...小人儿一直在哭,我心疼的要给他提起裤子来,他误以为我又要打他,竟被打怕了,哭声嘎然而止,忙着去捂自己的小屁股,可怜的小人儿,顿时心疼的不得了。

 

凡事有了开头,就真的麻烦了,接二连三,连绵不断,打了他第一次后,还自我反省,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伤害了这个小人儿,可是后来又遇到他不听话淘气时,竟又打了他第二次...

 

我也很反感“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可是气急了的时候,真的克制不住,或者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这个小人儿更适合。他是好赖话听不进去,讲道理对于这个刚满三岁的小人儿,几乎是一点行不通,我也尝试着在打过他后,告诉他打他的原因,让他明白犯错就要挨打,(打他的负面效果是:小东西嘴里还说“我要打妈妈!”)我告诉他如果妈妈犯错可以挨打,可是妈妈没有做错啊,没有把水泼到地上...小人儿就不说话了。但是过段时间忘记疼的时候,又开始惹事,玩起来什么都顾不上,只一味的任由自己的性子来。真让人犯愁。

 

我们那一代小时候,也没少挨过打,父母也没有研究过各色教育理论,更没有任何合理的教育方式存在,对于孩子的成长问题关注的也极少,更不要说辅导什么家庭作业,或者请家教什么的。可是,那时候,出问题的真是少啊,且都会自学成才。

 

看看现在的孩子呢?条件优越,多数父母文化水平极高,精通各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注重孩子的各种潜能开发,还有各类学习班...可是,现在问题孩子真的多,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人经常感慨,孩子是一级不如一级,越来越难教,当教师的越来越力不从心,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的。要么就是体罚要么就成语罚,即便是说的过了,有的孩子还会想不开,寻死觅活的...

 

如何做到赏罚分明?这已经日益成为严重困扰自己的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才发觉越来越力不从心,教育问题越来越棘手...

 

刚从网上找了些材料,备用:

事实上,年幼的孩子都会蛮横、任性、不讲理,这是因为孩子在认知、情感和道德水平上的发展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无法像大人那样明辨是非善恶,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家长应当更理智地看待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不要因为意气用事,采用了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当孩子犯错了,家长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打”,只是对孩子施加一种外在的控制力,往往“打一顿,好一阵”,却没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误。单纯的打骂只会让他们产生“依赖”的情绪,一旦犯错总是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得到约束,孩子的自律能力会变得很差。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建议家长在家中建立一个“反省角”或“反省屋”,事前先与孩子约法三章,只要孩子违反了规定,家长就可以剥夺他们游戏或娱乐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我反省,尽量让孩子自发地意识到“我做错了”。

为了最终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惩罚是为了避免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让孩子学会判断错与对,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责任意识。5岁左右的孩子自尊心开始增强,建议家长在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之后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同时也能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惩罚的用意和家长对他的爱

 

我也赞同“教育孩子需要适当体罚”。但是必须明白,惩罚过后的沟通和交流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所在。孩子做了严重的错事后,遭受体罚,可以让孩子明白犯了错就应该承担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有做好事,才会得到积极奖励。

 

现在的问题是几米还太小了,小的还没有是非观念...如何适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