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相亲大会父子相亲婚恋现状情感 |
分类: 生活乱弹 |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男女已经进入了“相亲时代”,与传统的相亲不同,现在的人已经接受了这种相亲的新形式。相亲年龄亦在各个阶层普遍化,所以出现了从40后到90后一起组成的相亲大军。
在我们这个城市,刚刚结束一场万人相亲大会,新的一场即将开始。这是由当地多家电视台网站联合举办的相亲大会,数千名单身男女与近万名亲友团一起,共享了一场浪漫美丽的相亲盛宴。现场有科教频道的“热心大妈”们帮助牵线搭桥,关于我们当地的热心大妈在《如此复婚条件》里有介绍。热心大妈们不仅和蔼可亲,好说话、而且是过来人,经验丰富,不少人主动找她们牵线搭桥,真是“别有用心”,“志在必得”。
我在声屏报上看到这段新闻时,虽然属于已婚人士,但是这样的新闻,最近在当地报纸上铺天盖地的,不想看都躲不过。无意中看到其中“父子一起报名相亲”的故事:
赵先生来到位于广电大厦一楼的报名处,他一出现就被工作人员认了出来。原来,前一天上午,赵先生刚给儿子报了名,今天他怎么又来了呢?“昨天是替儿子来的,今天我是为自己来的,我也要参加相亲会!”
赵先生告诉记者,两年前,爱人因病去世,昨天在给儿子报完名后,赵先生感到有些凄凉,“儿子以后结了婚,我就更孤单了。”晚上,他将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儿子,儿子劝他也来报名参加相亲会,“不管成不成,也算是给我们爷俩一个机会。”他笑着说。
相亲会上还有很多大学没毕业的女生来报名,不想毕业后被拖成“剩女”,工作、相亲一起抓。
这样的万人相亲,近年来在当地没断下过,教育局里还组织过单身老师们报名参加过相亲会,尽管多数结果不尽人意,但对于生活、工作相对封闭的单身者终归是个机会。
据统计相亲时代的到来,也折射出婚恋现状:
一、大龄青年择偶难:
报名相亲者大多是以未婚青年为主,25—34岁年龄段所占比重大;报名的女人多于男人,本科及中专以上学历占多数。女人30岁以上大龄未婚者,挑选对象的余地相对来说,比例略小,因为此年龄段的男士,大多数已经成家,要不就是离异,对于大龄女来说,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男人离异这个事实。
二、收入、人品、相貌一个都不能少:
多数单身女人的心声都是:“我没有时间和信心陪他一起创业,然后再等他慢慢成功。”见多了“男人有钱就变坏”的例子,没有人再想冒险重蹈覆辙,相对而言,她们更希望能够现在就拥有财富。人品、性格、文凭是择偶的首要标准,经济条件是必要条件。父母们不但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对方父母是否是事业单位、有退休金和保险,也是最重要一点。
男人的标准大多是:外貌好、贤惠顾家、有正式工作。
三、父母亲友更“操心”:
为“剩男”、“剩女”们牵肠挂肚的永远是她们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们。不少父母甚至替孩子去相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们最害怕的是左邻右舍热心的询问,让做父母的不知道该如何张口。
四、热门人选大家抢:
在一个家长圈子里,为了让条件优秀的男孩家长青睐自家女儿,几个女孩子的家长竟然较起劲来:“我女儿工作单位好,月薪高、福利好。”“我女儿是中学老师,人长得漂亮!”“我女儿温柔善良,聪明能干,你看照片多漂亮!”被包围在中间的男孩家长,高兴的乐不可支,几乎每个条件好的男青年身边都有一些女孩家长追随询问。
五:“剩女”心情:
在世俗的眼光里,女孩不像男孩,找对象不能太晚,可以想象“剩女”这个词带来的压力有多大。对生活质量和感情经历的高要求,让她们不愿意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谁不愿意期待异常美丽的感情和完美的婚姻呢?等待,意味着机遇与风险各占一半,一年一年年龄的变大,是女人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尽管,我们仍会固执的认为爱情与婚姻的开始应该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而不是两个陌生人对坐着,像买菜一样心里暗自称量着对方的硬件和“几斤几两”问题,而事实上,学历、收入、工作、家庭背景已经成为一场婚姻成败的必备条件。
相亲,同样也会找到纯洁的爱情,或许,这样,会让缘分来的更早些...
《原来文字也有毒...》参加新浪“我的博客故事博文”征集,走过路过的朋友帮忙点此投一票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