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事儿,如何改变呢?(浪首、博首)

标签:
2岁10个月奶奶溺爱习惯改变育儿 |
分类: 童年记事 |
这几天,连续在学校开了三天的会,听了三天的报告,这也在其次,重要的是因为明天还有一个相对重要的考试,虽然自己几乎没有为这个考试做任何的准备,心里却一直烦躁的慌。
中午回到家,看到几米宝贝儿灰头土脸的样子,脸蛋好几天没洗似地花里胡哨的,胳膊、腿上全是泥,屋子里也到处是泥点子,几米就是在这样又脏又乱的环境下玩耍,平时自己在家即使别的不收拾,也总是把地面擦得锃亮,为了避免几米沾到腿上灰尘...
宝贝儿蜷缩在床上睡着了,一边给他擦身上的泥,一边看着他,心里便又开始酸楚,贴着他柔软的小脸蛋满是内疚自责。自己又忽视他了,总是一上班就开始忽略他的存在,对他的关注极少。好像有这三天都没有好好的好好的仔细看看他,他只找奶奶...
虽然奶奶回来了,自己却又要重新开始适应,因为那些不习惯的习惯...几米奶奶固然是很疼爱这个孙子的,但毕竟是年龄大了,没有文化的农村老人。对于几米,除了无原则的溺爱什么也给与不了,老人带孩子有自身的优势,耐心、细致,但同样也存在太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奶奶一手带大的几米已经形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
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下既希望几米快点上幼儿园,又担心他上幼儿园以后的那些不能自理的事情...
前几天刚说了几米奶奶带孩子的好处,几米爱奶奶多一些的原因。可是回到家再看到几米那些乱七八糟的习惯,脏兮兮的小脸,心里又开始纠结成团...
1、越来越任性、自私:之前说过对于几米的一些无理的要求,我会坚决制止,并采取冷处理,能任他哭闹不予理睬。奶奶一回来,几米有了撑腰的,又变本加厉,只要我不准的事情,他立刻跑去找奶奶,我告诉婆婆别理她,婆婆哪里会听呢,照样我行我素,该咋宠咋宠,要啥给啥,要做什么都可以,比如说将装着水的桶提到床上,在床上提着水桶跑来跑去,撒的床上都是水,要拿着奶奶的牙刷子当鞋刷子...
我回去看到的常是乱成一团的场景,只要干涉,几米就开始哭闹没完,我告诉婆婆,让他哭吧,先别管他,婆婆怎么舍得呢?搂着抱着不舍得松手,好言好语的相劝,直到哄好了为止...
几米已经熟练的使用这招:发脾气,大哭大闹的来达到目的,奶奶经常说这个那个都是几米的,不给别人,也不给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引导过几米尝试着分享,过分的迁就让几米已经产生凡事“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自私、任性。
2、独立性、自理能力差: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八月底就上幼儿园了,可是快三岁的几米自理能力极差,凡事奶奶都替他做了,连他自己都觉得没有需要他自己做的事情。假期这段时间,我还每天训练他自己上厕所,自己脱裤子,提裤子,明明他已经会了,却死活不肯自己脱裤子上厕所,每次唧唧歪歪的说:“妈妈,帮几米提裤子...”上幼儿园怎么办呢?
吃饭也是,奶奶一直是追着喂,几米吃饭也是最让人犯愁的事情,自己也会吃,如果在外面去饭店吃饭,他能自己吃的很好,可是在家里,吃一顿饭需要近一个小时,他胃口很好,只是要边玩边吃,从不肯老老实实坐在桌子边,要喂才肯吃。
就连自己玩都要有个人在旁边看着他才可以,因为他习惯了,几米奶奶每天都是搬着小板凳寸步不离的守着他,盯得很紧。
婆婆怎么会舍得孙子这么小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她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而自己假期短暂的训练,在她回来后一切又付之东流。
3、在外性格胆小、内向,不爱运动,不善于与其他同龄孩子交流:婆婆属于那种不善言辞的人,谨慎小心、又不太喜欢与人交流,很少凑堆,喜静不喜动,几米也继承了奶奶性格的所有特点,从小到大,对一些运动项目不感兴趣,奶奶出门总是要么抱着要么领着他的小手,他习惯了,只要不拉着他的手,他就紧张,即使在家属院里,你也要拉着他的手才可以。
祖孙两人在楼下玩,大多都是和院子里的孩子各玩各的,从来没有意识引导几米和同龄的孩子尝试着交流,这造成了几米在外面看见人多就紧张,不敢大声说话,更不喜欢表现自己。这是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以后上幼儿园,这样性格的孩子很容易被老师忽视了他的存在。
这也是自己在假期里所有陪他的时间,不管自己有多累,天气有多么炎热,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让他每天都出去,多接触小朋友的原因。可是,一时半会真的解决不了问题。
4、与我们的关系在日渐疏远:前一篇文章写到的,不管自己假期里怎样陪他,都是奶奶最好,妈妈不好。不是在这里和老人争宠,而是几米确实慢慢长大了,他有了自己判断“好与坏”的标准,在他的小心眼里,他认为妈妈带着他的日子,总是责骂他,打他,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从不给与满足,要求过于严格,凡事都想让他自己做,对他不好,一定是不爱他。对比着奶奶呢,相反的凡事袒护他,满足所有要求,替他做所有的事情,从来没有骂过他...他觉得奶奶最爱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现在还来得及,几米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否则时间久了,随着他的长大,他恐怕真的会对我们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辛辛苦苦付出的老妈渐渐疏远。
还有太多太多,比如学会了一大堆听不懂的地方口头禅,我都听不懂,真担心他上学怎么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大家能听懂吗...但是所有的坏习惯和上面那几点相比较都是小事情,自己真正担心的是他的习惯、能力、性格的养成,这是一时半会无法调整过来的,8月底上幼儿园如何适应?
我知道婆婆很辛苦,她很爱几米,她对于几米的爱和我们一样,只不过爱的形式不同。但这样两种爱,一严一慈如何巧妙融会贯通?又该如何不因过分溺爱而误导孩子呢?我们无法改变制止老人爱孩子的方式,又该如何利用有限的亲子时间改变几米的习惯养成呢?
请走过路过的亲们帮忙轻轻一点,谢谢~~~
1、《原来文字也有毒...》参加新浪“我的博客故事博文”征集,点每日一票,谢谢哦
2、《爱,是一种淡淡的相守》参加七夕征文,可每隔十分钟点“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