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潜能无限——25节亲子课

标签:
25节亲子课新课 |
分类: 亲子课记 |
小东西,即便是玩球也是那样的漫不经心...
这样的假期,显然和上班不能比,到亲爱的们那里串门的时间基本没有,博客更新也要暂停一段,只好等到有空闲时,再一一登门拜访。但是适当的更新还是要挤出时间的,比如小东西的上课,几米的亲子课还剩下三节,对于宝贝儿来讲,亲子课的记录是他成长的一部分,不管多么忙,总要有始有终的记录完整。
这次去了九个孩子,我们去的有些早,在游戏区玩了会,看着一帮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在
抢一辆小车,几米只是倚在我的身边看着,我心里却羡慕的不得了,唉,几米什么时候也这样生龙活虎的加入到“抢”的行列?他在外面太“文”了些。
这次的课没有和以往一样,安排导入部分找朋友走蒙氏线。直接进入自我介绍环节。
一、自我介绍,老师这次没有要求大家到前面介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在自己位置说出自己名字就可以。孩子们习惯性的都跑到老师怀里坐下介绍,几米仍是不肯开口,只是笑呵呵的看着我。
二、复习赶鸭子的儿歌,跟着老师做动作。这个环节参与的还行,基本愿意跟着老师一起比划一阵子。
三、实践环节,先学习简单的儿歌:大母鸡,本领大。能捉虫,会下蛋。咕嗒咕嗒咕咕哒。儿歌学习后,简单数字练习。教师粘贴在图画板上一只母鸡图片,然后贴上三个鸡蛋。后又分别粘贴上三个带着蝴蝶结的篮子,每个篮子上分别标着1、2、3。孩子们根据篮子上对应的数字选择对应的鸡蛋放入篮子里。老师告诉孩子们记忆数字方法:1像一根筷子,2像小鸭子,3像一个小耳朵。
我一直觉得几米对于读书看报讲故事、吟诗作画文学艺术类的比较感兴趣,相对来说数字方面不是很敏感。没想到他很喜欢这个环节,表现专注。上台练习时,完成的也很好。并且回家还念念不忘那个数字记忆方法,把他的毛绒玩具集合起来,讲给它们听,还提问呢。
只是他在课堂上太不善于表现自己,老师提问的时候总是不说话,明明知道的东西。
四、围圈解散。
这节课,主要学习记忆数字与实际应用,在这个环节上时间比较长,后面就没有再继续其他内容。
总结:这节课几米表现还可以,经过这么多课,我也早看出几米属于不善于表现、慢热型,不再企望他能在短时间内有多少改变。因为即使他自己知道的熟悉的知识,在外面也极少展示自己。不属于表现欲强的孩子,但是他会在回到家的时候,念念叨叨重复那些上课学过的内容。说明他上课的时候认真听了并且听懂了,他这样的性格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也只能接受。做父母的要始终坚信: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
程程老师上课还在安慰家长们,有的孩子可能在数学课上表现突出,完成较好,有的孩子可能在音乐课上表现突出,亦或是美术体育等方面。每个孩子的具备的能力不一样。
就像关于“天才论”,从潜能多样性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或者可以说成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
天才潜伏在每个孩子体内,我们做父母只有发掘出孩子这种潜在的能力,我们才能真正的造就一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