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妈眼里的一场“谢师宴”

(2010-06-29 10:27:11)
标签:

中考

谢师宴

教师

愿望

感恩

教育

分类: 生活乱弹

孩子妈眼里的一场“谢师宴”6月20日中考结束,意味着孩子们初中阶段漫长的四年马拉松结束,学校作为犒赏送毕业班的教师,安排全体毕业班教师去旅游,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最终结果,而没有看到过程付出。其实,每一名送毕业班的教师都很辛苦,牺牲的是自己晚上的休息时间和自己周末,这些时间全部是免费奉献。

 

旅游回来,接到一个学生发来信息,接着

(网络图,需要删除请短信)主任打来电话,参加某班组织的联谊会也就是传说中的“谢师宴”,本来不想去了,一直没参加过这种活动,但经不住劝说,主任说老师们都去了。

 

地点在地税接待处,活动是某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发起合办的,很隆重特别像婚宴,有条幅气球还有引导牌,孩子们自己策划了整场联谊会,有条不紊,开始是表演节目,两个小时的节目一看就是精心设计的,提前排练过。

 

 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来重新审视这些在课堂上穿着校服的十六岁的孩子,惊叹之余不能不佩服现在孩子的能力确实与往昔不能同日而语。平日里最淘气的N甚至还在外面开着网络游戏的公司,他自己一个人来的,却游刃有余的和每个男家长喝酒、应酬,让人大跌眼镜。

 

联谊会安排的其中一个内容是给每个任课老师发送小纪念品——一个精致的小笔座。W同志潸然泪下,擦了无数次眼泪,那场面确实很煽情。。。

 

以前看过很多网上大肆攻击关于“谢师宴”,这种东西确实不提倡,感恩的形式很多种,那一晚,学生们自发的联谊会真的是一种让人感动,铭记一生的感恩。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讲,并不企望学生摆什么奢华的谢师宴,并不在意这个隆重的形式,或许学生在毕业很多年后,一句问候的短信就足够让我们感动许久。。。

 

记得感恩节的时候,一个毕业两年的学生发来一条短信:老师,今天是感恩节,感谢上帝上我遇到您!当时各种滋味立时涌上心头,被人惦记着真是幸福,一个当老师的,要求其实真的很简单,简单的只是一句问候的话,没那么多的复杂。

 

当然现在这种简单的感恩已经被无数的形式复杂化了,今年的中考、高考的“谢师宴”早已经开始粉墨登场,你请我请大家请,这是家长的无奈,也是老师们的尴尬,不管怎么做,吃完喝完,也引来唾骂无数。

 

1、学生摆好了“谢师宴”,你若不去,别人会骂你端得个“清高”的臭架子,叫上你是瞧得起你,不去岂不是伤了师生情谊,一场“谢师宴”实实在在是已经置老师与家长于两难境地。

 

2、像上面那样团发“谢师宴”,老师们倒也乐于承受一次半次,但是若很多孩子攀比着请客,酒桌上推杯换盏,一圈下来,可怜的肠胃确实也承载不了。前几晚那场“谢师宴”,家长们由于是团发性质,我们几个女教师还好些,说啥也不喝酒,几个男老师,直接被家长、学生们一圈圈轮番轰炸给炸跑了。

 

3、暂且不去说高中毕业生,这些初中毕业的孩子,十几岁的年龄,未上社会就已经开始经历社会的“人情世故”,学会中筹交错那一套。他们的智力与道德等方面尚处于成长阶段,他们所接触的信息对于以后的道德品质形成极为关键,家长们精心策划安排“谢师宴”宴请宾朋,不如让热血沸腾的心冷静下来,这仅仅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的开始,应该清醒的安排好下一步的学习生活。

 

4、无论是谁,社会还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让孩子明白感恩的方式很多种,不是跪拜更不是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而是如何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化孩子明白感恩真实的含义,三年师恩也罢,四年师恩也好,唯有一颗真正感恩的心,才能让谢师形式变得美好纯洁起来。

 

面对家长和孩子们无数感谢的话,尴尬的同时我们期待的只是,若干年以后,孩子们成人成才后,仍能保留住对我们对于母校的记忆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