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六一礼物收破烂的孩子珍贵的 |
分类: 童年记事 |
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许多商家抓紧又利用这次机会进行商业化炒作,实实在在的是把节日当做捞一笔就走的幌子。从热炒成人的情人节、圣诞节、三八节、教师节...到孩子的六一儿童节。原本属于孩子的快乐节日,因为到处充斥的商业味,反而淡化了节日本身所涵盖的意义。
商场里随处可见给孩子购买礼物的父母们,有的买几百元一台的电动小车,有的买几百元的洋娃娃......付起钱来丝毫不犹豫。我也经常给几米宝贝儿这样毫不吝啬的买几百块钱的小火车,那辆带轨道的小火车几米只玩了两次,后来那些轨道就被他拆的四分五裂,再也找不到完整的。
看到网上网下无时无刻不钻入眼帘的“六一”的字眼,不断地提醒自己马上就要到六一了,该给几米买什么样的六一节礼物呢。
休息时又看到部队家属院门口收破烂家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来到了城里,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他们在城里打工,清苦的过日子,那几个孩子大的五六岁,小的和几米一样大,我想他们从来没有收到过父母的礼物,他们也没有这种奢望,这个节日是否存在对于他们而言,或许远不如父母从垃圾箱里找到一个破烂的玩具,更让他们感到知足的。那个小宝宝每天都坐在地上玩树枝子、挖土,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和父母在大院门口守着一辆三轮车。
那天,孩子的母亲找来了一只黄色的塑料小鸭子,脏兮兮的几乎看不出颜色来,可是,那个小宝宝欢呼着雀跃着,还拿到嘴里咬一下...我明明从那个孩子眼睛里看到闪烁的满足与幸福...
几米好奇的盯着那个黑乎乎的小宝宝,那只他玩腻了厌倦了扔到垃圾箱里的黄色小鸭,他不会明白那个孩子的快乐...那可怜的孩子,和几米一样大的年龄,却截然相反的两种生活。
这对夫妻靠自己收破烂,没有固定的收入是不可能有钱和那份闲心给孩子购买礼物的,他们的孩子虽然没有收到父母送的礼物,并不等同于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他们的父母给予的爱更深沉、更厚重。
而他们给予孩子的礼物是:从小就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能吃苦的精神、坚韧的品质,这是他们给予孩子最好的、终身受益的礼物。比起我们给与孩子的那些奢华的、眼睛能看得见的礼物来,要强多少呢。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孩子爱劳动能吃苦的精神,让孩子懂得责任和承担。
当然,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给孩子买节日礼物无可非议,但是除了买礼物,我们给与孩子的还少了什么呢?
国外就对培养孩子爱劳动能吃苦的精神非常重视。美国人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的中学生口号是:“要花自己挣的钱”。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阳光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外,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面参加劳动。
培养孩子的品质远比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可是多数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做父母的总是把重点放在学习上,现在又有多少品差学优的孩子,一个没有经过劳动磨练的孩子很难有责任和担当的意识。
就像前段时间育儿热议的关于男孩、女孩穷养、富养问题,其实不管怎么养,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吃苦”意识,我们的爱涵盖的面太大了,大到替孩子包办代替的太多太多。
又是一年六一,宝贝,妈妈该给你一份什么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