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岁8个月自私分享困惑 |
分类: 童年记事 |
这是一个很快乐的周末,宝贝儿们玩的开心极了。。。
周六陪几米睡午觉,折腾了大半下午说啥也不睡了,我要去YH家,他连哭带叫的坚持要跟着我,只好带着这个小尾巴。结果呢,尿了一裤子里外两层连鞋都泡了,这是他封裆以后头一回在人家里尿了裤。原因是当时我只顾着在YH家更衣室试衣服,(YH开了个服装网店)小东西喊我要撒尿,一点没听到。。。等我冲出来时,可怜的小几米已经忍不住尿了裤子。。。这次外出,可喜的是他对男人不那么害怕了,和YH的老公玩的居然相当投机,两人在阳台聊了一下午。
周日,我们和一一MM一家约好去火炬公园玩,几米毫无半点绅士风度的表现着实让我暴汗了一把。
镜头回放1:
这些玩具都是我的
周日早晨走的匆忙,我们上车前没有给几米带任何玩具。到了火炬公园,一一MM一下车,一一妈就唰的拎出两个塑料袋子,一个塑料袋子玩具,一个塑料袋子的馒头(喂鱼)。几米立马看的眼睛的都直了,站在一一面前不肯挪半步,小声的和一一商量他要拿着那个玩具的袋子。
一一MM表现的很大方也绝对的温柔体贴,立刻把装馒头的袋子给几米,谁料到几米一心惦记着装玩具的袋子,哇哇大叫着撒开无赖,坚决要玩具袋子,伸手去夺。善解人意的小一一,居然毫不犹豫的让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袋子,几米如愿拿到手不说还连哭带叫的说:“这些玩具都是我的,几米要拿回家。。。”
到了玩沙子的地方,他开始和一一抢小铲子,我只好又去买了一个新铲子,家里他的小铲子套装已经无数个了。中间玩的过程中,几米无数次丢掉自己的小铲子,抢夺一一手里的铲子。一一大多都是让给几米,有时候是忍无可忍才拿着铲子直接走人。。。
小东西为什么这么自私呢?一一比他小四个多月,怎么那么大方呢?他玩人家的东西可以,甚至把别人的东西也说成自己的,可是,自己的东西却坚决不允许别人动。。。
几米的这些举动不禁又让我想起前几天的事情。。。
镜头回放2:
不好的留给妈妈
平时吃东西,和所有父母一样我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比如吃核桃的时候,砸开以后,我发现有的核桃里面颜色不是特别好看,我就告诉几米,这个不太好,几米不吃了。。。然后我会吃掉。。。
再一次几米吃核桃的时候,遇到不好的核桃,几米会毫不犹豫的递给我,说:“坏的核桃,妈妈吃了吧。。。”出此言,能怪谁呢?单纯善良的小人儿之所以会如此,全是我这个当妈的教育的结果,用爱让他变的自私。我一直错误的以为因为爱,所以最好的留给宝贝儿,但是那次“核桃事件”后,让我猛然惊醒,自己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
这是让我一直很头疼的问题,我也看了相关的资料,都说这时候的宝贝儿到了自我意识强的阶段,可是该怎么引导,却一直不得法。
几米自私的原因:
过分的宠爱,我们总怕孩子受一点点苦、一点点委屈,对几米一切过需求总是有求必应,容忍、迁就孩子的错误,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大,不关心别人,一切为己的思想。也就是我们的过分宠爱培养了孩子的自私。让他产生一种意识,好的都留给自己,不好的留给别人。
和书里描述的一样,我做到的:
1、让孩子学会分享。
教会孩子吃的东西懂得分给别人吃,玩具要和别人一起玩。每次几米吃好东西,我都会让他去分给爸爸、妈妈、奶奶。几米以前也能分享,但是有时候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吃的,一点都不舍得,有时候还会故意说给妈妈一点吧,等你真的伸手时,他会很坚决的说不给,都是几米的。
这种方法似乎效果不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我们引导的不够,没有坚持每次如此。
2、教会宝宝学会交往的技能,如:分享、交换、协商、合作等等。
出门玩的时候,几米遇到别的小朋友在玩玩具,很想去抢,只是迫于胆小,我会告诉他,你可以和别人交换着玩哦。通常他会和别人交换的很成功,但有些时候,他交换了别人的玩具,自己的玩具却不舍得拿出来了。
这种方法有效,但是几米表现仍然有些吝啬,看来还是要多和小朋友交流才能见效果,还是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的少。
3、注意言传身教。
我深刻理解明白孩子善于模仿,我们做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榜样。只有我们能孝顺自己的父母,才会感染孩子,使他也关心别人,让孩子改掉自私的习惯。
这种方法看来是一种长期的渗透,几米现在最爱的是奶奶,但是好东西还是要看自己喜爱的程度,才会考虑是否分享给奶奶一份,尽管我每次都要告诉他,给奶奶拿一份。
我做的不够的:
4、坚持原则。
在孩子与别人交往时,自私、霸道的行为,坚持正确的立场,能动的可以动,不能动的玩具,不属于自己的玩具,坚决不准动,不能让孩子觉的拿别人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像几米要拿一一的那袋子玩具,我没有明确的坚持立场,当时应该不管几米怎么耍赖,坚持不允许才对,可是看到几米拿到一一的玩具,一一也表现的无所谓的大度,我也没有再去阻止,立场很重要,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可以的事情,什么是不可以的事情。
5、不强迫孩子分享,想想我们成人自己心爱的东西都不舍得与人分享,何况孩子呢。让他心甘情愿的对自己的玩家进行分配,哪些可以分给别的小朋友玩,哪些不能。
在这方面我这个当妈的是需要反思的,经常是出门玩,几米不愿意拿出来分享的玩具,有时候是我刚给他买的新玩具,为了尝试培养几米的分享意识,也为了面子问题,我都会说几米给小朋友一起玩吧,几米经常为此事大哭,坚决不允许。殊不知这种方法是极错误的,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受到伤害。
看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让我对于几米的“自私”顿时有些释然:孩子只有确认什么是“我的”、什么属于自己之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开。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识,建立我、你、他的关系,知道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而后才能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分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要为了面子而强迫孩子分享,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痛苦。
教育孩子的这项工程,真的是漫长而浩大,永远也学习不完,随着孩子长大,不断地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我们,也在永远在不断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