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课旷课的后果——第18节

(2010-03-22 10:12:32)
标签:

2岁半

亲子课

第18节

分类: 亲子课记

  周末把单反里的SD卡忘到办公室了,这次上课只好用卡片机拍几张,这次去的人很多,几米没去游乐园里找小朋友玩,拉着我去看书,爱学习的小东西。后来遇到J,J说几米这小人看着就傲慢的不行。。。O(∩_∩)O哈哈~

亲子课旷课的后果——第18节
几米一直惦记着一一来了吗?我说很快就来。又跑办公室去问候了一下老师。
亲子课旷课的后果——第18节 亲子课旷课的后果——第18节亲子课旷课的后果——第18节

距离上次上课已经整整两个月,中间亲子园也跟着我们一起放了寒假。好不容易和我们一起开学了,却赶上我和几米一起感冒,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我们一直在家养好了感冒才准备去上课。这样加上复习课几米四节课没上。几米念叨无数次来上课,每次说到上课都会大哭,即使生病的时候都连哭带叫的让我带他去上课,找程程老师,自己在家里一遍遍演示老师上课的环节,给他的毛绒玩具们上课,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宝贝儿。。。

 

周六,突然遭遇沙尘暴来袭,虽然天气恶劣,我们还是破除万难带几米去上课。两个月后的第一次上课,让我意识到这么久没上亲子课带来的后果就是,几米几乎恢复到当时的“零起点”,内向、胆小、紧张、紧紧盯着我担心我不见了,不肯再表现自己,明明是他都会的内容,他却说啥也不开口。

 

这次一共去了九个孩子,春季是亲子班报名最热火朝天的时候,几米这个班来了一半不认识的孩子和家长,这更增加了几米的紧张心理,课的内容和环节也有了一些变化。

 

一、找朋友。这一环节以前是走蒙氏线,改成放音乐,《找朋友》。然后小朋友们就开始跟着音乐蹦跶着找好朋友,几米紧张的缩在我身边,老师引导他拥抱了乐乐和晨晨。

 

二、自我介绍环节。人太多,这次还有两个男家长,我们都坐不下了,只好坐在一角。

小朋友们大多都很陌生,几乎没有好好完成这个环节。几米倒是大方的到老师身边坐好,只是很含蓄的笑,却怎么也不肯介绍。自我介绍环节几米前段时间已经完成的很不错,又是英文歌曲又是唐诗又是故事的,现在倒好,一句话不肯说。

 

三、走蒙氏线后实践环节——认识三角形。这个环节这节课老师设计不合理,因为家长多孩子多,老师只顾在前面自己不停的叨叨着示范了,也没发给孩子们工具自己实践。人多,我们几乎看不见老师的示范。

老师在前面拿出一张拼图,准备不同的三角形,根据位置填充。内容对于几米相对有些简单,三角形他认识并且能够用剪子剪出来。

几米听的很认真,我们换了几个位置,希望能看见老师示范。虽然几米专注力值得表扬,在老师依次让小朋友回答这是什么形状时,到几米这里,他明明知道,却不肯说。

几米太不善于表现自己。

 

四、复习老爷爷老奶奶走路姿势。这种模仿对于两岁半的几米来说有些幼稚了,我记得他第一节课就是这个内容。这亲子课内容就是来来回回的重复,还好几米总算看完了跟着模仿了下。

 

五、动物模仿操。这次的模仿操和以前的不一样,这次是一首新的模仿儿歌,大体内容我忘了,只记得是模仿小兔子、小青蛙、小猫咪的动作。几米只是站着看,小兔子的时候他伸出手指头模仿了一下。

 

六、学习新儿歌:《小蚂蚁》内容很长,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亲子课旷课的后果——第18节关于小蚂蚁懂礼貌讲合作,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的进行互动。

这个环节好些,几米跟着做了动作,却不肯开口讲话。

 

围圈解散,复习《妈妈瞧爸爸看》的儿歌。老师让小朋友都过去和她拥抱再见,几米怎么也不肯过去和老师拥抱,最后好不容易蹭悠到老师跟前,只在一边站着,不肯主动过去。

 

这一堂课下来,我比上课的还着急。又开始替几米以后的幼儿园生活担忧,这孩子的性格像极了他的奶奶,一不磨练了,接着就恢复到和他奶奶在一起的状态。胆小,不善于交流、做事情谨慎小心,更不善于表现自己,过于内敛。

 

前一段时间放寒假自己的培养又毁于一旦,亲子课几节课没上,让几米本已经适应的东西又归于陌生。

还有几米以前的同学大多上了幼儿园的托班,像几米今天正好2岁半,这时候上亲子班就有些大了。可是让他上托班对于他目前的能力,又是特别不能让人放心的。而亲子班的课还剩下三个月的,都已经交了钱不能浪费了。

 

市直一幼打来电话,建议他上托班,而我们给他报的是小班,他的生日正好是上托班是最大的,上小班是最小的。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给他选择,几米自身的知识贮备能达到小班水平,但是自理能力却是托班的有些孩子都可能比他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