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岁十一个月摔倒不同处理方法门疼育儿 |
分类: 童年记事 |
几米不小心碰到桌子凳子门什么的,总是很生气的伸手就拍打,嘴里还气愤的说着打打。。。
因为奶奶总是在他摔倒碰到桌子凳子时,打桌子打凳子。以此来安抚几米,替他出气。
从电视上偶然看到一次专家讲座正是谈到这件事情,从睿妈那里也看到同样的文章。
专家说这样不利于孩子健康的人格发展。孩子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吗?而且他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因为他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孩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当他慢慢长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沟沟坎坎”而“绊倒”的时候,他也会养成找各种客观理由而不愿意自责自省的坏习惯。
无独有偶前几天看到一个关于日本和美国妈妈在宝宝摔倒后的处理方法。
日本东京的一个家庭,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的时候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顿时大哭起来。日本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就过来把他扶起,既没有安慰儿子,也没有拍打茶几,而是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碰到茶几。我以为日本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到此结束。没有想到,接下来,日本妈妈立刻对儿子说道:一个小孩会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时候没有看着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时候在想着别的东西。那么你刚才被茶几碰倒,是哪一种情况呢?
一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带着一个小孩走在人行横道上,孩子看起来三四岁的样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小孩突然摔了一跤,年轻的美国妈妈走到孩子身边,并没有弯下身子把儿子扶起,而是大声说了一句:卢迪,男子汉,站起来!然而,那个小孩子显然是摔疼了,不但没有从地上站起来,还开始哭了起来。没有想到,那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又对孩子说了一声:卢迪,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一定会站起来!也许是妈妈的鼓励,那个孩子真的从摔倒的地方站了起来。年轻的美国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走到路边,然后蹲下身子,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又说:知道吗?卢迪,以后再摔倒,要学会自己站起来,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像个咱们家的男子汉吗?你在家里不是说过,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刚才那样子怎么保护妈妈呀?
昨晚,几米一不小心头碰到了门,哇哇大哭,然后就打门。我想就势引导一下看看,说“宝贝儿,你打门,门也会疼啊。”几米就哭着又去揉揉门,但是又觉得自己碰疼了,忍不住又想打。
我说“门疼吗?”几米说“它疼”。
“那你还打它吗?”
“还打。。。”边哭边说。。。
晕倒~~~原来是不打不解恨哪~~~看来改不是一朝一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