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克诺索斯宫殿,欧洲文明的星火燎原

标签:
欧洲希腊克诺索斯宫殿克里特岛米诺斯起源星火燎原盛世辉煌爱琴海 |
分类: 地中海列国游记 |
而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南部的克里特岛,
怀着一颗探寻欧洲文明发源地的心,来到了克里特岛,
迄今为止,克里特岛已经有7000年人类活动的历史,克里特文明的星星之火,燎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
如今在这座岛屿上,能够找到最具代表性的米诺斯文化遗址就是克诺索斯宫殿遗址,
游览中,邂逅了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朋友,现在英国留学工作,对于欧洲文明颇有研究,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为米诺斯的君主,他依靠强大的海军统治了爱琴海地区,
并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克里特岛建立了克诺索斯宫殿,
克诺索斯宫殿成为克里特灿烂文明的序曲,
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间,是克里特文明的辉煌鼎盛的时期,
这期间经历了多次地震的破坏,然而地震反而激发了那些艺术家的创意潜质,
正是一次次震后的不断的创新改进,才造就了最终宏伟壮丽的克诺索斯宫殿,
神话中的米诺斯是由宙斯与他的情人欧罗巴所生。宙斯曾将欧罗巴变为叱牛,以此躲避天后赫拉的加害。
因此,欧罗巴的儿子米诺斯从不使用壮牛向神祭祀,此举触怒了神。
神让米诺斯的王后与牡牛相爱,生下了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俗称米诺牛)。
从此吃人怪兽米诺陶使克里特人陷于恐怖的旋涡。
米诺斯决定请当时希腊杰出的建筑师代达罗斯在克诺索斯宫内修造了一座迷宫,用来隐藏米诺陶。
当时雅典是克里特的附属国,米诺斯命令雅典王每年送7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岛,放人迷宫中喂养米诺陶。
雅典王子忒修斯决心为民除害,随童男童女来到克里特岛、克里特公主阿里亚娜与忒修斯一见倾心赠与他魔剑与线团。
忒修斯提着魔剑进人迷宫,将线团放开作为标记,经过殊死的搏斗,杀死了米诺陶,并循标记离开了迷宫。
神话中的克诺索斯宫长埋于地下3千余年而杳无音信,很多人认为那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直到1878年,伊拉克里翁的考古学家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在那里发现了古代钱币和陶瓷残片。
1879年,古城的发现者、考古学家米诺斯·卡洛凯林诺斯开始对古城进行发掘,
但因受到当时统治克里特岛的土耳其政府的强烈反对,最终不得不停止正在进行的考古发掘。
正当克里特人与土耳其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时,英国学者阿瑟·伊文思斥巨资买下了这片上地、
伊文思是英国工业家之子,对考古事业有着狂热的追求,他坚信这座古城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术诺斯迷宫。
1900年3月,伊文思在克诺索斯遗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
发现了与神话传说中相似的宫殿遗址和大量的珍贵文物,
使这座规模宏大、结构纷繁复杂、室内装饰精美绝伦的豪华宫殿得以重见天日。
伊文思将他的青春、财富和热情全部投入到克诺索斯宫的发掘和重建工作中,
消失了3千多年的壁画、彩绘木柱、陶器等文物,
有的被复原,有的就按出土时的情况摆放在原地。
现在遗址上所有的壁画装饰都是复制品,原件一律收藏在伊拉克里翁的考古学博物馆中;
红色木柱的复制品为混凝土按原样制作而成,以便能够坚固持久。
考古发掘使人们对克诺索斯宫有了更全面和真实的了解。
克诺索斯宫殿体现出流动性、随意性的克里特艺术风格。
伊文思不时遐想克诺索斯宫当年的壮丽景观:楼台、门窗、廊道错落有致,宫殿富丽堂皇,
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克诺索斯宫殿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伊文思估计当时克诺索斯宫所控制的城市有8.2万人口,
如果包括3英里之外的港口城市阿米索斯,人口总计在10万以上。
宫殿的重要入口和办公地点都在南部和西部,其下面为宫廷的仓库。
克里特建筑艺术的风格在克诺索斯官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每个建筑单元都较小,室内高度较低,宫殿的柱子都是上粗下细,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建筑群内给排水设施齐全,宫室结构合理。王后寝宫的外间配备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整个古代世界仅见于克里特。
克诺索斯宫的宫墙上装饰有大量的壁画,其基本色调是明亮的红、黄、蓝,内容和形式活泼生动,使半明半暗的官室透出轻快活跃的气氛。
克里特人的绘画题材首选动植物,尤其是海洋生物。克诺索斯宫王后寝宫内发现的“海豚”壁画中,众多的小鱼簇拥着几条恬静、优美的海豚,在珊瑚和海绵间静静地游荡,喷射着水花,表现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