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亚的行进途中,从内罗毕到马赛马拉5小时的车程,从马赛马拉到乌干达边境要有10个小时的车程,然而在这漫漫长路中,并不感到百无聊赖,相反可以见证当地老百姓真实生活情景,见证今天非洲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午时分,赤道地区骄阳似火,一份当地妇女头顶着包裹,烈日下从容行进。
肯尼亚人视奥巴马的为民族的骄傲,出租车的后挡风玻璃贴上了奥巴马的头像。
如今当地人的生活居住条件依然比较简陋,这样的房子在当地就已经算比较上档次了。
路边的市场没有一个摊位是由正规建筑材料搭建起来的。
一块又一块的原始木材,构成了一座小小的市场。
利用汽车加油的间隙,得以认真记录当地人的生活情景。
出租车停在街头拉客。
流动的小商贩在街头叫卖兜售。
各种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
卖酒的店铺,设施简陋,色彩鲜明。
如此一个房子就是ZAIN公司的乡村渠道店面了。
路边的加油站的油价显示牌显示1升汽油的价格要1美元多。
这样简单的配置就成了一家小旅馆,只是面向本地人开放。
很多人游荡在街头,貌似闲来无事。
玉米商贩正在辛勤劳作。
非洲国家的出租车不用于其他地方,出租车通常都会坐的满满的甚至超载。
通常情况下,出租车不到人满是不会开拔的。
途中偶遇一个集市,硬件设备无从谈起。
摊贩的衣服码放整齐有序。
集市的人气也是相当的兴旺。
除了卖服装,还有卖蔬菜瓜果的。
看得出来,土豆是当地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拖拉机看上去还不错,旁边的电线杆子还是木制的,有点摇摇欲坠了。
乡村小镇的市场永远都是那么破烂不堪。
物质生活匮乏的情况下,三蹦子和自行车是最有效最廉价的代步工具。
汽车维修站工人,面对镜头显得不是很友好。
加油站也是如此的简单实用。
这就是小镇最好的一条马路,路边的泥泞才是客观情况的反映。
毫无便道的概念,一场雨后,便道成了一滩泥泞。
各种汽车在街道上随意停放。
下水道的施工看似已经完成,但是翻开的泥土还堆在路边。
水果摊上瓜果给小镇平添了几分色彩,但还不够鲜艳。
街边的黑车司机们正在“等活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