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2019-12-26 09:15:29)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2019年12月22日参加户外平台组织的长城穿越活动,今天是走河北涞源黄草安口长城到大台村段,也就是曹家庄村到大台村一段。今天已经快到冬至了,天短夜长,加上路途远,所以时间比较紧。
我们20多人,包了一辆大车,早上7点半从五棵松出发,到涞源县边上,由于进山的比较窄,所以大车停在路边,由当地的小面包再送到曹家庄到大台村的路口,这时差不多已经11点多了,在这里开始出发。回来也在这里上车,是一个环穿。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下车整理好行装就向山里进发,几天前的大雪还没有全部融化,一路上基本都在雪中穿过。
我曾经走过宁静安(孟良城)到浮图峪西段,也走过边根梁到湖海村一段,就差两地之间的这一段,所以报名参加这次活动,想把两处连在一起。但是领队说两地之间还比较远,一天走不完。大台村这一段往东到宁静安,山势险峻,就有几个残楼,几段残墙,人迹罕至,没听说有人走过。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远处山顶上的敌楼已经可见,不过这个不在我们今天的路程之内,这是边根梁长城段东面的第一个敌楼。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前面的山沟里出现一段冰河,我们都沿着边上,小心前行。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在河边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长城水泥桩,在我们到达长城的路上一共有六七个这种水泥桩,像是指路牌一样。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冰河的存在影响了我们的前行速度,但是提高了大家的兴致,也带来了乐趣。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我也抓紧拍照,队友给我拍了一张,在此留念。我在20多人的队里年龄最大,过年就70了,留个影像记载也是值得。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过了冰河,顺着山沟继续往上走,回望山沟,巨大的山体中人显得十分渺小。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前面就到了我们登城的豁口,就在山脊的垭口处。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我们今天的行程地图,上面黑圆点处是下车的地方,在大台村稍北的地方,那里是一个岔路口,右面是我们下车后上山的路,左面是我们收队上车的路,一个环穿路线。图中红色的线是长城线,我标注了上城墙和下城墙的两个黑圆点(大约),那是今天走的长城段。上城点的下面(左面)的黑方块就是黄草安口(我认为),在左面是边根梁到湖海村方向的长城,我在今年的1月19日去过。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六只脚软件的轨迹图,这个图和我们今天所走的有些不同,我们的起点和终点在一个位置,比轨迹图还往北,所以比这个走的距离要远一些。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我们从这里登上城墙,这个豁口是被人扒开的。往右是我们行程中的第一个敌楼,看完后折回再往左面走,拉一个小抽屉(折返)。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里山下有个关口,我认为是黄草安口。这里没有城门洞,和北京的糜子峪口十分相似。它的一边利用了山险崖壁,一边将漫坡一侧由毛石垒砌,建成关口,中间有小路通过。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北京糜子峪口一侧的城墙(我认为),可以看出关口没有城门洞,只是在道路两边垒砌上石墙,形成关口,也是毛石垒砌。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黄草安口的位置示意图,它的北面是关外,它的南面是黄草安岭,由于这里极冲,所以在黄草安岭上建了第二道防线(这里我们没去,上面有六座敌楼),第二道防线主墙的左面,有碎石残墙通往边根梁段长城,连在一起,此图上没有显示,但是现场可以看到,这种第二道防线经常被称为“错长城”。我们今天走的是到大台村方向的长城。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网友拍的二道边墙通往边根梁一线的碎石墙垣。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从上面可以看到黄草安关口的城墙比后面山坡上的的城墙要厚一倍多,用心一目了然。
这段长城属真保镇紫荆关路所辖,《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形胜·乘障>载:“紫荆关……宁静安下隘口十二,……黄草安口正城一道,极冲,上七口俱弘治十七年(1504)建。”上七口指:宁静安口、薄头安口、李□沟口、蜂儿沟口、北岸沟口、掉驴崖口和黄草安口。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关口上面是边根梁方向的长城,山势显得异常高大险峻,我们这边要比那边低很多。在中国长城网上,山尖上的是大台村8号敌台,也是宁字25号台。
《四镇三关志》载:宁静安段长城“边城共三千三百一十丈,附墙敌台四十二座,空心敌台二十五座,俱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节次建。”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我们走的这段属于“宁”字段长城,这是我们行程中的1号敌楼,在中国长城网上标的是大台村7号敌台,也是宁字24号台。应该是3*3眼的规格。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1号敌楼里倒塌的厉害,只剩下几孔箭窗还在,这里唯一吸引我的是:它的蹬道开在箭窗一侧,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请看图中两孔箭窗之间的砖缝,从那里可登顶。一般蹬道都开在中室或者箭窗回廊里,而且是顺着墙面,这个是横插在箭窗墙面里面的,怪。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残楼顶上还有雉堞残墙和石质吐水嘴。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从敌楼上俯瞰来时的城墙,由于黄草安口极冲,所以城墙上的雉堞两面建,还很厚实。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雉堞虽然是毛石垒砌,但是外面涂抹白灰,借以加固。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我今年初在边根梁俯拍的黄草安到大台一线的长城(左面),它的右面也有一道石墙,那个就是二道墙。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二道墙与边根梁接龙的地方,据说卢子沟口就在二道边墙上。
《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形胜·乘障>载:“白石口下隘口十一,……卢子沟口,正城一道,冲。……上四口俱正统十四年(1449)建。”可以看到白石口一线的长城比黄草安口一线的长城建的早,黄草安口一线6座楼估计是后来补建的,所以形成了这一段复杂的防御工程。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我年初在边根梁俯拍的黄草安口的一号敌楼。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2敌楼,3*4眼的规格。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2号敌楼为回字形结构,中室为砖拱券顶,保存尚好。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蹬道在中室一侧的夹墙里,左右对称的两个,保存较好。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在2号敌楼回看1号敌楼。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一路有雪,雪厚3公分左右,山阴处达5公分左右。前面是3号敌楼。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3号敌楼也是3*4眼的规格,保存较好。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3号楼也是回字形结构,中室为砖拱券顶,开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登城口,这也很有意思:下面原来似有小段台阶,中间到顶没有台阶,后来下面台阶凿掉了。我估计原来上面挂有一段软梯,上台阶后再上软梯。后来觉得麻烦,影响登城速度,所以将下面的台阶除去,直接用木梯登城。左右对称两个登城口,形制一样。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楼门保存的还比较完整,门槛石、门柱石、门梁石和闩孔石都在。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回看3号楼,上面长满了松树,楼体容易造成损坏。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遥望前面的行程,远处最高的山顶我们要翻过去。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4号敌楼,由于塌毁的太严重,两侧有几个箭窗很难看出。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从另一面看4号楼,一塌糊涂。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遥看对面山上的边根梁一带的长城。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又是高高的爬升。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在山头上看前面的山势,险峻,坡度很大。左面是长城,我们要去的地方。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今天途中的5号敌楼,长城网为大台村3号敌台,也是宁字20号敌台。敌楼为3*4眼的规格,保存尚好。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中室为砖拱券顶,登城使用木梯,没有蹬道。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箭窗回廊一处顶部的券砖已经松散,马上要塌,赶快嘱咐队友远离。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前面还有6号敌楼,队友老萧在前面蹒跚而行。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眺望远处的山峦沟谷,层层叠叠,寥廓而苍茫,也许古人的旷古情怀就是在这样的景色中油然而生。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队友给我拍了一张,在此留念。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这是行程中的6号敌楼,即大台村2号敌台,这是3*4眼的规格,外墙保存尚好,里面塌损严重。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里面中室已塌,四孔箭窗依然坚挺。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墙角处有柱础石,说明敌楼上的铺房是砖木的梁架结构。
黄草安口(曹家庄)到大台长城(上)
敌楼为回字形结构,中室为砖拱券顶,四面为箭窗回廊。
本节到此,下节接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