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2018-12-11 16:00:50)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金山岭长城大名鼎鼎,以前只是听朋友说起,一直没能一睹芳容,正好看到虫虫长城队户外平台有穿越活动,于2018年10月20日报名参加。行程是:强驴可以从金山岭长城的东门进入,可以看到文字砖和麒麟楼。弱驴从正门进入,最后统一穿过蟠龙山长城,到达古北口,在古北口进京检查站附近上车返京。本人68了,又爱拍照片,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走弱驴路线。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进入金山岭长城景区单独开辟的公路,所以设了收费站。
由于第一次没能看到从东门进入的景色,所以于2018年11月17日和几个朋友从东门走了一趟。早晨7点,在北京地铁13号线望京西站,坐开往河北滦平县的班车(60岁以上免票),8点40到金山岭服务区下车,走公路穿过收费站和金山岭隧道,过了隧道口右侧有上山的公路,可以到达东门售票处。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在穿过隧道之前,公路上架起一座白色的拱桥,原来以为是渡槽,来到桥下发现这是一个玻璃桥。
第二次到金山岭长城是星期六,从东门进的,到了东五眼楼,我和其中的两人往司马台方向爬了两个楼子,看了壶顶楼、文字砖和麒麟楼。然后从东五眼楼往西挨着走,由于时间原因从沙岭口就下撤了,没看到将军楼和支墙。因为从滦平回京的班车在下午3点以前到金山岭服务区登记,才有座位,3点以后就不能保证了,4点半是末班车,没有座位不让上车,所以为了能回京就要提前下撤,从景区正门到金山岭服务区有十多里路要走。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新建的玻璃桥,到了桥底下才看到是玻璃桥面。
我们到了金山岭服务区都3点半了,由于是星期六,4点的班只有一个座位,正好有个黑大巴揽客,一人30元,于是大家不再犹豫,交钱回京。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景区新开发的国歌广场,那个玻璃桥是为它而建,图中下面可以看到那个桥的局部,桥的另一端还没建好,没有桥梯下来。
这个国歌广场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而建,于2017年10月1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广场位于金山岭长城景区,从国歌广场上可以清楚看到和领略金山岭长城蜿蜒曲折的雄姿。之所以命名为“国歌广场”,是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再度进犯长城沿线,中国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军进攻,金山岭长城成为重要战场。在此之际,田汉曾到古北口、金山岭长城一带慰问中国守军,军民的英勇抵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就是在这里有感而发的,随后他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在过了金山岭隧道,右面是进入东门的大路,山坡上做了一个戚继光像,下面写着“点将台”,对面有个小广场,也许这里曾经传说为他的点将台。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里是景区的东门。
上面两次到金山岭都没看全,不免耿耿于怀,于是于2018年11月20日星期三再次一人独游,抓紧时间看完全部金山岭长城东段景色。这次有了经验,不要选择周末去,虽然没有在3点以前到金山岭服务区,但是回京的班车空座位多多,顺利返京。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从景区进入就是不断爬升的台阶,这是俯瞰东门和停车场。景区门票旺季65元,淡季55元,60岁以上的半票。
本次记述金山岭长城的游记整合了三次游览的记录,从东到西依次讲述,对于金山岭长城有个总体清晰的展示。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这是金山岭景区最东面的壶顶楼,这个楼的名字也有多种写法,还是以景区的标识为准——壶顶楼。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区相邻,东接司马台长城,西连古北口长城,地处京、津、辽、蒙四省市交汇点,距北京市区130公里。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壶顶楼楼门应该是双扇门,门枕石完好,海窝两个。券门的包石丢失了,门闩洞还在。
金山岭长城的前身是北齐长城。长城大多低矮单薄,且多为土石所筑。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朝开国大将军徐达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登楼橹的蹬道口,需要架梯子。
金山岭长城段明代时应属于蓟镇古北口路所辖,据《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乘障载:“古北口路关寨一十八”。其中提到“古北口关,龙王谷关,砖垛子关,沙岭儿寨、”都在金山岭长城一线。文中还提到“丫髻山寨、司马台寨”司马台一线也属古北路所辖,而丫髻山在平谷境内,可是够远的。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壶顶楼最有趣的是中厅四角攒尖顶,这是不多见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一般都是拱券顶。
百度古北口长城介绍:从西边至东边依次为八大楼子长城、黄峪沟长城、卧虎山长城、万寿山长城、蟠龙山长城、五里坨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这些都是墙友们熟悉的称谓,蓟镇古北路所辖区段可是战略要冲。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从壶顶楼东面远眺,远处是碾子沟楼。
百度古北口长城介绍:古北口成为一处雄关隘口,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朝初年把鞑靼统治者推翻之后,朱元璋派徐达等来修筑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处的城关,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太祖令徐达建古北口关城,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以增强防御能力。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于潮河上,称“水门关”,存遗址。西北的居庸关、东北的古北口成了明王朝首都的两个重要门户。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壶顶楼东面的关口,已经倒塌。所谓关口就是连通长城内外的券门。
据载:明弘治十年(1427年)鞑靼王子率兵入侵古北口,因明军守备森严,使侵略者无功返。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人又率骑兵近万人攻打古北口,也是大败而归。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从金山岭进入的游人只能到壶顶楼为止,有北京司马台长城一侧的工作人员守着,不让过。按照景区标识,往东应该还有两个楼子能看——碾子沟楼和横沟楼,但是现在限制到了壶顶楼,真是没办法。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从壶顶楼往西远眺麒麟楼和东五眼楼。据东五眼楼售货员讲,从五眼楼往西的长城都是修整过的,属于滦平县金山岭长城,而从五眼楼往东是残长城,属于北京司马台地界。我估计是宣传上把壶顶楼,文字砖和麒麟楼归在了金山岭长城段,而且从这里参观比较方便,所以北京把这一段让了过来。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和我一起探访残楼的另外两个队友(一共八个人)。
据《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载:“效祖曰,蓟镇以古北口为要冲,盖二十九年虏入路也,然三十八年自潘家口,四十二年自墙子岭,乃使斥堠(古代的侦察兵)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者,比比然也。”
就是说:蓟镇以古北口为要冲,明嘉靖二十九年这里是蒙古人进攻的道路,三十八年又从潘家口攻打,四十二年再从墙子岭攻打。于是让前线的侦察兵时刻看这烽燧不能睡觉,将领穿着盔甲睡觉,比比皆是。说明古北口长城段的重要性,也是金山岭长城为什么建造的如此精致和复杂的原因。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在壶顶楼和麒麟楼之间的长城雉堞上就是著名的文字砖段,如此大规模的集中使用文字砖是不多见的。
《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中提到的“效祖曰”,此人就是《四镇三关志》的作者刘效祖(生卒年不详),字仲修,号念庵,明代散曲家。原籍滨州(今山东惠民),寓居北京,故又称宛平(今属北京)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任卫辉府推官、户部主事,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对戚继光修建的长城多有详尽的记述。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为了看清文字,我把文字砖竖起来了,上面应该是模具压印的文字:“万历陆年镇虏奇兵营造”。除此以外还有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宁夏营造”、“万历七年德州营造”等字样,内容主要是年代和部队番号,这些文字砖大都烧制于明朝万历年间。城砖上印字估计是工程质量的责任认证,但是这些认证砖应该分散在各处,为何集中于此地还是个谜。也许是造的多了没用了,集中用在这了。也许是后来工程繁浩,没人再用,最后集中于此。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麒麟楼,楼的名字是以其楼橹上的麒麟影壁而命名的。
百度介绍:隆庆三年(1569年)张居正为了加强防务,特别把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调来北方。谭纶任蓟辽总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蓟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的长城,经戚继光的精心筹划,亲自督修,十数年之间便成了一道城墙高峙、墩台林立,烽火台相望的坚固防线。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麒麟楼的东门,从门枕石看应该是个独扇门。
金山岭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极强,设有障墙、垛墙、战台、炮台、瞭望台、礌石孔、射孔、挡马墙、支墙、围战墙等,层层设防,可谓固若金汤。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金山岭长城的敌楼箭窗多有窗扇,也是这里的一大特点。这是固定窗扇的是石窗框,做得十分规矩。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麒麟楼的回廊。
金山岭长城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建筑形式多,敌楼有砖木结构的,有砖石结构的,内部有拱券结构的,有梁柱结构的。中厅的顶部有拱券顶,有四角攒尖顶,有八角攒尖顶,还有木楼结构的。楼橹还有歇山顶带回廊的,有三面砖墙一面木阁楼式的(砖垛口楼)。很多箭窗还有木窗户。有一层平台的,有二层楼的,也有三层楼的,将军楼旁边还有指挥所的,绝了。金山岭长城是建筑形式最多的一段,尤其是东段。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麒麟楼中厅的八角攒尖顶,也是十分罕见,这种建造工艺比拱券顶要复杂费工,壶顶楼和麒麟楼建造的这么异常不知背后有什么故事。我估计是:一开始建造师想一展身手,做些精巧别致的敌楼,但是用工时间长。后来工程一紧张,也就作罢,以后都改为“大路货”砖拱券顶和木芯敌楼。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中厅的墙壁也是八角形的,这些细节需要细细观察和品味。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登楼橹的蹬道口,需要梯子才能上,上面的麒麟影壁无缘看到。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景区的宣传照片,这个影壁应该在楼橹铺房的门前。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在东五眼楼的前面向东方远眺。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东五眼楼为砖拱结构,一层为廊式拱券顶,南北面各五个箭窗,东西为一门一窗。二层有楼橹,为三间望亭,已废。它与正门砖垛楼西段的五眼楼遥遥相对,所以叫东五眼楼。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五眼楼的东面,一门一窗。此楼海拔618米,是金山岭长城地理位置最高的一座楼,是四季摄影的首选之地。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东五眼楼南向的一排箭窗。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登楼橹的蹬道口,下面的砖墩估计是固定梯子用的,这种梯子应该是木板做的固定式阶梯,不是可以移动的简装梯子。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东五眼楼下的关口,是个穿墙而过的券门。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关内的门洞。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从东五眼楼下面远眺金山岭长城,蜿蜒曲折。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下一个四眼楼。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四眼楼是一个敞楼,这是景区的叫法,其实是个砖木结构的敌楼,四周墙壁是砖的,楼芯是木结构梁柱式建筑,现在地面上的柱础依然保留着,这种结构就怕火攻。由于木结构容易朽坏,再加上战争和老百姓拆了盖房等原因,楼芯早早就没有了,十分可惜,不能看到这种结构的敌楼原始的是什么样子多么遗憾。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个四眼楼南北是4箭窗东西是三箭窗,东门进入敌楼一层,西门则下沉到一层的下面,这样可以减少城墙的工程量。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下一个是车道沟楼,这个楼名不知取自何方。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楼内情况尚好,也是上不了二层。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过了车道沟楼是一个陡降,并有一列障墙。
有文章说:障墙、文字砖和挡马墙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的确,金山岭长城的障墙非常多,在一段长城中如此频繁使用的,非常少见。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是通往下一个冰道沟楼的下坡,城墙海墁上一道道高出地面的拦水砖格外明显。拦水砖关外一侧高,关内一侧低,雨水很快可以从内侧宇墙下面的排水孔排出,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这段长城边墙上有两块石匾的痕迹,石匾已丢,砖框尚存,估计是修建此段长城的记事碑,也是工程责任碑。
金山岭长城之一(壶顶楼—车道沟楼)
借网友图片展示城墙上镶石碑的例子,这是在怀柔旺泉峪长城,主要内容是修筑此段长城的始末年,长度,由何人负责。
本文未完,下节(二节)接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