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长嵯——赤城丹霞赤壁

标签:
旅游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中国旅游 |
关于河北赤城县丹霞赤壁的消息是从户外平台上得知的,充满了好奇,看到户外平台于2018年10月13日组织活动,便参加去一睹奇观。(本文作者李辛海)

清晨从北京出发,没有像去崇礼那样从怀来绕行,而是从延庆城里穿过,走山区盘山公路,直插赤城。这是延庆山区的白河堡水库,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一下,欣赏水库美景。

上午10点来钟到达赤城县后城镇曹家窑村,下车地点旁边有很多装修挺新的楼房,却又没人住,挺奇怪,返回的时候问了这里的老乡才知道,这曾经是生产半自动步枪的兵工厂。我们下车集合以后就穿过村子向野外小路走去。
笼统讲: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即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丹霞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是中国和世界上丹霞景观的例证。2010年8月1日,以“中国丹霞”为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人因其岩壁红色而称为“赤壁”,因此“后城赤壁”,“丹霞赤壁”就叫开了,就成了这里的一张名片。后城赤壁位于河北赤城县后城镇北,北距县城约40公里,南距北京100多公里。它南起后城镇,北到龙门所镇,绵延近20余公里,垂直高度一说200余米,一说600多米。从我六只脚的爬升记录看,应该是600多米。
长嵯的南端在后城镇的北面,通体是一整块高600多米的摩天巨石,四周绝壁,刀削斧劈。崖头有一洞,名叫“碧落洞”,一说洞中有泉终年滴水,隆冬不冻,故称滴水崖,又名碧落崖。一说滴水崖头泉眼无数,泉水沿崖壁直下,盛夏碧水涟涟,寒冬滴水凝冰。由于我们离大队时间不能太长,所以无从考察。滴水崖又有“幽燕第一峰”之称。
滴水崖有个石窟,名为朝阳观,是个文物保护单位。据《初建朝阳观长春洞碑记》载:
宣府官员吴钦游览到此,看中了这块宝地,在羽士李演琦的游说下决定修建道观。朝阳道观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始建,嘉靖三十六年初竣工。
朝阳观是个佛道共存的宗教场所,整个建筑群由东西天柱、朝阳观和千佛洞三部分组成。天柱东刻“天柱”,西刻“乾坤柱石”两天柱之间的峭壁上镶嵌着八座宝殿,宝殿分为泰山殿、三官殿、三教殿、三皇殿、真武殿、三清殿等,琼宇玉楼,格外壮观。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文长曾在此题诗:“朝阳道观一石悬,滴水孤崖百丈边;余气出关连大漠,长风吹壁立青天”。
个别石佛身上尚存彩绘痕迹,估计当时一定精美绝伦。据老乡说佛头都是十年动乱所毁。
据《赤城县志》载,“赤城”之名源于“城东二里,山石多赤,望之若雉堞(红色城堡),故以名城”,“日照山石,红光笼城”,又名“霞城”。
据说这四十里长的长嵯是一整块大石头,但是现在公认的最大单体岩石是澳大利亚的艾尔斯岩石(Ayers
Rock),又名乌鲁鲁巨石。艾尔斯岩高348米,长3000米,基围周长约9.4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
据《河北日报》2013年7月12日载《张家口赤城滴水崖挑战世界第一巨石——号称四十里长嵯》一文透露,赤城正准备组织专家对滴水崖进行测定,一旦数据确定,它将挑战艾尔斯岩。

我们在山顶休息吃饭,我站在一块岩石上队友给拍了一张。

我们在山顶休息吃饭,我站在一块岩石上队友给拍了一张。
赤城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原与塞外游牧民族的边缘地带,北魏时期就在此修筑长城。《魏书·明帝本纪》载:”泰常八年(423年)在长川(即长川城,今内蒙兴和县)之南修筑长城,从赤城向西至五原,东西长二千余里。”
明代时赤城为万全(今万全县)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为明代设置的地方最高军事机构,都司统领卫、所、堡,构成一方军事防御体系。)统领的赤城堡。宣镇北路也称独石路(详见《明代赤城的战略地位》)。
独石路同时其又分上北、中北、下北三路。上北路为独石、半壁店、猫儿峪、青泉、云州、镇安、君子、松树、马营、仓上、镇宁、赤城。中北路为金家庄、龙门卫(今龙关)、三岔口、雕鹗、长安岭。下北路为牧马、龙门所、样田、滴水崖(今后城)、长伸地、宁远(今后城上堡)。时龙关为龙门卫。

路边土山上又看到一个夯土墩台,在夕阳照射下格外的黄。
据清代孟思谊修《赤城县志》:“赤边垣(边墙,即长城)居全府(宣化府)之半,纵横所直,皆古战场也。明初徙治开平(即将开平卫治迁至独石),外藩自撤(把抵御外族的藩篱自己撤掉),已巳”土木”之变,马营、独石,实先蚁溃。嘉靖中,边臣缮备,尺列寸守。于北路(即独石路)尤三致意焉。然则县境,实全府(宣府)之首领,神州之锁钥矣……。”
我理解的意思是:赤城的边墙(长城)占宣化府所有长城的一半,处处都是古战场。明初将防卫回撤,把抵御外族的藩篱自己毁掉。土木堡之战中马营、独石两地,实先溃败。嘉靖年间开始,边防军事重整,寸土必守。尤其是独石路守段防守严密,在全县,乃至全宣化府都是头份,(感叹)神州之锁钥矣。

我们又回到出发地,路边的兵工厂宿舍楼外墙重新粉刷过,但是玻璃都碎了,空无一人。老乡说文革后兵工厂停产撤走。几年前曾经有工程队来重新粉刷修整,但是快完工的时候又撤走了,现在又已破败,只留下几个人在看守。
全文完。
前一篇:黄崖关、太平寨、凤凰楼长城(下)
后一篇:西驼古穿越东驼古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