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2018-05-17 13:23:50)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网上常有关于罗锅长城的博文,又有朋友去过,不免心中耿耿于怀。正巧山哥户外组团,于是报名前行,于2018年5月12日成行。到车上一看,全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就我一个68了,还好难度1.0。天气灰蒙蒙,有雾气,最高气温28度,傍晚有雷阵雨。(本文作者李辛海)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车在外石路(外炮至石峡村)帮水峪和石峡村之间的路边停下,远处山上的敌楼隐约可见。大家整理行装后,过了路边的小沟,由领队带着穿过矮树林向山顶攀登,这条小路一般人很难发现。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从这个大树下面的小路开始爬山。
石峡村位于延庆县八达岭镇西南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石峡关长城脚下,长城原始风貌保存完整。该村历史悠久、遗迹众多,有察查公馆遗址、古堡城墙遗存、古堡城门基石、土长城、砖长城等遗址。该村利用这些景点的优势,大力开展民俗旅游。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回看队员们,山还挺高,给不少第一次参加的一个下马威,累得气喘吁吁。
石峡明代建村,该村为居庸关北部关隘,属战略要地。传李自成进京经此地,将这里劫掠一空,除几间庙宇外,其余全部变为废墟。清顺治年间,官府组织向这里移民,陆续来了几百人。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山顶在望。
《光绪昌平州志》记载,“石峡峪下隘口三,内有附墙台十座,明嘉靖三十年建,空心敌台二十五座,隆庆三年至万历年节次建。三里曰花家窑,三里曰石峡口,三里曰糜子峪口。”《延庆卫志略》载,石峡峪管辖边城16里,附墙台10座,空心敌台25座。
石峡关为砖石长城,往东与花家窑口的 “八达岭古长城”相衔接,往西走向河北怀来县陈家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终于登上了长城,大家喘口气,修整一下。
石峡关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东宽西窄,呈梯形状,面积11137平方米,有南北两门,北门洞宽3米,门额为双钩横书“石峡峪堡”四字,工整有力(现已碎成五块,存于中国长城博物馆)。南门洞宽4米,门额“迎旭”(尚存),城墙高大坚固,高宽各为7米左右,内墙黄土夯筑,外墙青砖包砌。在关城北城墙外8米处,有一东西走向,高2米,宽1米的防洪排水沟。有重兵把守,于隆庆二年设守备,驻守城哨。
由于此次爬长城时间紧迫,没能细细在村里串访,以后有机会再说。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是刚才山下看到的敌楼,没有过去看。
《重修居庸关志》中得到证实:石峡峪口有“正城一道,水门一空,东稍墙一道,拦马墙三道,东西山边城三道,敌台六座,有险可据”。石峡峪在居庸关西,与八达岭一样,设把总一员,带兵巡防隘口三处:小石峡峪口、花家窑口、糜子峪口,俱为明朝永乐年间所建。现在糜子峪口尚不知在何处。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开始顺着残长城往上走(大约往西)。
石峡峪建城时还有块汉白玉石碑,上刻《石峡新城记》,碑文开头有“石峡峪山势险峻,傍山一路可直达怀来”,后面有“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守备、营千间”,末行残存碑文为“万历六年岁次戊寅拾月吉日建”。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残长城曲折盘升。
有一出戏,叫《 三疑计》,剧情源于石峡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且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兵临雄关八达岭,冒死冲杀,死伤无数,久攻不下,愁肠百结。当地老者献计,转而奔袭石峡关,守将唐英中计离关,李自成趁隙破关直入,兵逼北京城。后人将此历史事件编成京剧,名为《三疑记》,广为流传。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回望刚才的敌楼,挺高的。
李自成具体在哪里破关尚无定论,在八达岭古长城处,也有李自成破关之说,路口还弄了一个“闯”字的摩崖石刻。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城墙的雉堞整齐的倒塌在地上。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远处的长城起伏跌宕。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城墙的雉堞城砖被老乡扒得干干净净。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知道这是什么图案吗,这是小草的草根,多年扎根,越长越粗,生命力极强。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为了防晒,把外衣包在头上。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里的敌楼多以损失殆尽,只剩下墩台,所以没有记录。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队友在看美景的照片,对面的山势险峻。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里是个很陡的下坡,要格外小心。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扶墙而下。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前面是望京楼,塌了半边,一个女队友站在上面张开双手,看着真悬。这是用400毫米的焦距拍的。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段城墙顶上几乎都是碎渣子路,加上又陡,很滑。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塌了半边的望京楼。这里是眺望北京的平台,海拔900米。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小年轻们争先恐后,都要爬上残楼看看。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半边楼的里面景象,此楼规格应该是3*6眼,三街六巷,还是挺高的。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在望京楼的旁边还有个说明牌,真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还有这个东西,还挺新的。
内容是:这段长城叫勺子长城,取其自然形态。在自然风化和损毁之下,这段长城形成一个类似勺子的走向,故名勺子城。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一个队友在这看手机,看拍的怎样。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后队几个人还没到这里,领队催着赶快走,后面的路还挺远。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风挺大,刮起的头发把女孩的脸都遮住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回看望京楼的地形,险峻。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又是一个深V地形,由于太险,我们是从旁边的小路翻过去的。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到达对面山顶时回拍刚才那段险情,全是碎石,滑下来根本停不住。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是特写,这个角度大约50度左右,主要太长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段残墙的西面的山崖,很险,没有城墙也很难爬上来。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又来到一处敌楼,也已残损。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它的侧面。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敌楼的上面,一塌糊涂。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又是一个敌楼,只剩下墩台,拆的干干净净。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又一处深沟,城墙是毛石垒砌的,塌了半边,小心翼翼扶着往下走。这里的城墙也是规格不一,各种各样。
这是我认为疑似糜子峪口的地方,沟底有小路穿过。 糜子峪口(明朝永乐年间所建),据我观察应该在石峡关西线长城至勺子城附近有一处深V型垭口,中间有小路通过,两侧的城墙现在为毛石砌成,多已塌圮。按照周边的长城规制为一等边墙来看,这些毛石墙应该是墙心,城砖扒没了,毛石墙心自然就倒塌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小伙子蹲在残墙上拍照。
糜子峪口,现在没有明确的标识。据《四镇三关志》<昌镇形胜·乘障>载:“居庸路,石峡峪下,糜子峪口,正关、水口,并镇西墩至南山墩,通陈家坟,具平漫,通众骑,极冲,余通步,缓。”说明糜子峪口是极其冲要之处。我个人认为这里可能是糜子峪口。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看看队友们怎么下来的,在残城墙旁边的土路上,一走一出溜。原来的城墙一片碎石。
上文中提到的“正关、水口”应该有正关和水关,当时的很多水关现在都已干涸,成为小路。上文中提到的“陈家坟”估计就是现在的陈家堡村。为什么说勺子城附近这处深V型垭口是糜子峪口呢?因为《光绪昌平州志》记载,“石峡峪下隘口三,……三里曰花家窑,三里曰石峡口,三里曰糜子峪口。”这个沟底垭口距石峡关差不多有三里左右。另外这次我从双关子穿越到石峡关,一路上长城都是飘在山脊上,只有这里下到沟底,所以这里是糜子峪口的可能性最大,陈家堡的双关子离石峡关就有些远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是沟底石墙的顶端,砌的还比较完好,可以看出这里不接续对面的墙,而是单独的一面墙垛,估计是连接关城的一面,只不过外面的城砖扒没了,只剩毛石墙心。这里的长城都是建在山脊上的,只有这里这个豁口在沟底,所以觉得这里像是糜子峪口。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领队为了让我们后队走的快一些,没有再爬对面的长城,而是贴着山腰从小路绕了很长一段,这是再次登上长城的地方,远处又有一个残楼。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从这面看是个独眼残楼。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个敌楼的只剩一小半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从这个独眼窗看我们绕过的那段长城。我们在这里吃了中饭,还有人带了锅和燃气灶,煮方便面。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是独眼残楼的后面,一门一窗。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沿着悬崖边修筑长城。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漫漫长城,无穷无尽,听领队说还有一半路程,催着赶快走。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看看这里的山势,专挑这种地方建城。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是一段山险墙,在一块巨石上穿过。
这里路边有很多拆下来的城砖,码放得整整齐齐,估计是老乡准备运走,被制止了。由此见证,长城人为毁坏的有多严重。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有两个老外追上来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时已经是下午2点左右了,漫漫长城似乎没完没了,罗锅长城还没见着,有些气馁。后来发现,走上这个高坡就能看到将军楼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将军楼到了,这时天气开始阴了,蒙蒙的雾气随着风阵阵吹来,挺凉快。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这些雉堞做的多么精巧,平行与倾斜的结合如此完美,真棒。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由于这里最高,海拔1132米,老乡还没有拆到这里,所以整个长城保存的基本完好。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将军楼的门脸。
旁边有个同望京楼一样的说明牌:九眼将军楼——级别最高的敌楼。将军楼是一个二层建筑,一侧六眼,一侧三眼。内部用墙对窗对门,隔成三街六巷,故得名三街六巷楼。由于是这里级别最高的敌楼,所以也叫将军九眼楼。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九眼楼里面景象,有个大桌子,老外在整理行装。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九眼楼的巷子,很规矩。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九眼楼的另一侧城墙,下面有个进兵阶梯,但是垮塌的很厉害,我们只能从城墙外面的山路绕过去。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又是一个U形上坡,没完没了,又费体力,又没前进多少,真是愁。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站在对面的高点上回看将军楼,巍峨入云。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城墙海墁上保存完好的水道。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把相机伸出墙外拍一张石崖上的城墙。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远处的将军楼,逶迤而来。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远处的队友们三三两两,蹒跚而行。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一个保存完好的进兵洞,上面的堞墙真高。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终于看到了鸳鸯楼,两个敌楼相隔百米。
关于鸳鸯楼还有个传说:李闯王进京时取道石峡关,留下一众将士镇守此地,以保退路。据说一位驻守在鸳鸯楼的将领与本地女子相爱,闯王进京后将这里的部队调往京城。临别时,他与女子相约鸳鸯楼,等待得胜归来娶她为妻。后闯王在京失利,将领战死沙场,但女子依旧痴痴守望在鸳鸯楼,直至去世。此后,当地人便将这两座距离不足百米,有着浪漫爱情故事的敌楼称作鸳鸯楼。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又是一处很陡的下坡,扶墙而行。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下来后回望刚才的陡梯。
利用了危崖陡壁作为天然屏障而修建的长城墙叫做“山险墙”,把山劈开而建的叫“劈山墙”,都是在无法修筑城墙的地方采取这样的办法,借助地形完成阻敌的作用。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给集合的队友远距离拍一张合影,还有队友带无人机航拍的,现代化。
我们的领队在鸳鸯楼前面的垭口开了个会,决定下山。这是已经是下午约2~3点钟,由于天气不好,预报有雷阵雨,另外路途还长,怕是天黑了不好办,所以决定不按原计划走到陈家堡,罗锅长城没看到。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我们顺着垭口北侧的简易步道一路下山,走到石峡村委会的停车处,这段路还不近,离车还有十几米远的地方就开始下雨了。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在山下一个停车场边上有个石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石峡段)。
在车上还真庆幸没淋着,车外面阴云压城,天色如夜,大雨点子夹杂着冰雹,狂下。后面还有五六个人,半个小时后才上了车,虽然领队赶去送伞,估计也淋得够呛。领队还是英明呀,还是有经验,减少了不必要的危险。最后大家安全到家,愉快的一天,虽然遗憾没看到罗锅长城。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借网友的图片展示石峡峪堡的基址。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借网友的图片展示石峡峪堡迎旭门的门额。中间双钩楷书:“迎旭”二字。上款楷体阴刻“钦差整饬昌平等处兵备山东布政司右参议蒲板任彬、钦差镇守居庸昌平等地方总兵官都督定辽杨四畏创建”。下款“大明万历四年(1576)岁次丙子吉旦立”。另有一行,“分守居庸关等处地方参将睢阳沈思学建”。
石峡关西线长城(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
队友给我来了一张,发给我。
今天六只脚的数据:用时7小时,公里11.11,上升819米。公里数不多,主要是上上下下不好走,还费体力。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