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辛海
李辛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683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鸣山游记(下)

(2017-12-21 13:01:19)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中国旅游
续接上一章。
鸡鸣山游记(下)
从永宁寺出来,通往骆驼峰的路边,有一处不起眼的小野路,通往鸡鸣山西端的一个最近水泥石砌的大公鸡。
鸡鸣山游记(下)
这只石砌的大公鸡也作为景点列在图录上。
鸡鸣山游记(下)
大公鸡两米多高,由下花园煤矿于1995年捐建。
鸡鸣山游记(下)
景点名曰:鸡鸣春晓。小路到这里是绝路,还要返回主路上去。
鸡鸣山游记(下)
顺着主路往上,路边有块高耸的岩石,下面刻着:獒头岩。
鸡鸣山游记(下)
还是很陡峭的。
鸡鸣山游记(下)
上面有块石碑,刻着骆驼峰,这也是个景点。
鸡鸣山游记(下)
俯瞰骆驼峰还真有些像,右面一块石头是骆驼头,左面是骆驼的背峰。
鸡鸣山游记(下)
再往上走来到了卧龙石,也是个景点。据载,康熙帝亲征准葛尔丹凯旋返朝,途径下花园,见鸡鸣山巍峨俊秀,信步登山,见山腰一块巨石平坦如床,坐下休息赋诗,该石由此得名。落款:大清康熙三十七年。
清圣祖玄烨自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公元1696—1706年)的十年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临鸡鸣山。
鸡鸣山游记(下)
再往上走来到朱砂洞。
鸡鸣山游记(下)
相传唐朝大将尉迟恭被困鸡鸣山,士兵中暑,因为吃了这个洞里的朱砂而痊愈,所以善男信女们到此开挖,形成此洞。因名:朱砂洞。
鸡鸣山游记(下)
俯瞰财神庙和萧太后亭。
鸡鸣山游记(下)
俯瞰永宁寺,左下角是观音院。
鸡鸣山游记(下)
陡峭的山崖,曲折的山路,真是险境。
鸡鸣山游记(下)
顶峰就在眼前,小小的永宁寺已经深深地埋在脚下。
鸡鸣山游记(下)
通往顶峰。
鸡鸣山游记(下)
山顶的东边是观日台,上面有建筑废墟,还有三个用砖垒砌的供人朝拜的小龛。
鸡鸣山游记(下)
用栏杆围起的一块空地,有个牌子写着:观日台,也是一处景点,应该是看日出的地方。
鸡鸣山游记(下)
从观日台往东远眺,一片开阔。按照景点图的标识,往东还有白眉庙和真武庙的遗址,由于比较险要,没有跨过围栏去探险。
鸡鸣山游记(下)
鸡鸣山南侧的陡峭山谷,令人晕眩。
鸡鸣山游记(下)
从观日台往西看玉皇顶的建筑,看来山顶是一条东西长、南北窄的一长溜。
鸡鸣山游记(下)
四面都是峭壁深谷,这是南面。
鸡鸣山游记(下)
这是北面,山下远处是下花园。
鸡鸣山游记(下)
观日台环顾远眺(接片)。
鸡鸣山游记(下)
通往山顶西侧碧霞元君庙和玉皇庙的通道,中间是避风桥,景点之一。
鸡鸣山游记(下)
避风桥始建于元代世宗至元二年(1265年),桥宽3米,长12.5米,距山体高6.85米。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没挂牌。
鸡鸣山游记(下)
望柱上的石狮和栏板上的趴兽,新刻的,不知原来什么样。
据住庙的道士讲,在桥的北侧大风呼啸,在桥的南侧丝风没有,所以叫避风桥。我个人认为,这是山体陡峭造成的,因为山体过于垂直,风到这里顺着山体往上吹,所以在桥北面能感觉到风,而桥面上万籁俱寂,不知风遁何处。也算是塞外一绝。
鸡鸣山游记(下)
由于桥体过于垂直拍不到桥洞,只能从侧面拍一下。
鸡鸣山游记(下)
从山底用500的镜头拍山顶的建筑群,从左面依次为避风桥,南天门,灵官庙、玉皇殿。
鸡鸣山游记(下)
通往玉皇顶的通道,两侧危险,所以女儿墙修的结实。
鸡鸣山游记(下)
通道的北面,感觉如何。
鸡鸣山游记(下)
通道的南面,感觉如何。
鸡鸣山游记(下)
避风桥的对面就是南天门。
鸡鸣山游记(下)
南天门看样子是老的建筑,还有三个门簪,奇数的,不多见。
鸡鸣山游记(下)
南天门背面。
鸡鸣山游记(下)
灵官庙正对着南天门,里面的东西基本都是新的,没进去看。
鸡鸣山游记(下)
灵官庙北侧有个残碑,文字不清,但是碑座雕刻精美。
鸡鸣山游记(下)
一排供养人雕得多细致。
鸡鸣山游记(下)
南天门南面。
鸡鸣山游记(下)
通往碧霞元君庙的通道。
鸡鸣山游记(下)
这是一个复建的大殿,还没有额匾和题字,右侧还有一个石碑。
鸡鸣山游记(下)
古碑有些文字尚可辨认,上款:重建鸡鸣山永宁寺记,落款时间文字不清。碑额为云纹图案,中间一个“碑”字。这个碑应该是山腰那个永宁寺的,不知怎么到了这里。
鸡鸣山游记(下)
这个大殿的前面东西各有一个夹杆石(固定旗杆底部用的),守山的道士说是拴马桩,我看不像。这么高而陡峭的山马能上来吗,拴马桩还要劈两半吗,还要东西各一个?
鸡鸣山游记(下)
夹杆石的花纹图案,老东西,古朴规矩,像是明代的。
鸡鸣山游记(下)
西侧的夹杆石。
鸡鸣山游记(下)
复建大殿的西侧是碧霞元君殿,也称娘娘庙。
碧霞元君殿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231年),2007年复建。
鸡鸣山游记(下)
碧霞元君殿前面的月台,它的西侧(图中左手)还有几个房子,以前也是各种殿,现在改成道士居住值班的地方。
鸡鸣山游记(下)
碧霞元君殿山墙后面的遗址堆弃物。
鸡鸣山游记(下)
大殿旁边的古碑,文字不清。
鸡鸣山游记(下)
在那个复建大殿的东侧是鸡鸣山的最高点,左手的这个大石头就是最高点,旁边是玉皇殿。
鸡鸣山游记(下)
玉皇殿建筑有些规格,虽然只有一层斗拱。
鸡鸣山游记(下)
殿前有一古碑,上款文字不清,落款: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碑文中有:“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即是说鸡鸣山为唐太宗所命名。
鸡鸣山游记(下)
从玉皇殿往东看,下面是灵官庙的后墙。
鸡鸣山游记(下)
和我聊天的道士留个念。
鸡鸣山游记(下)
玉皇顶外墙下面。
鸡鸣山游记(下)
在复建大殿的东侧悬置一口大钟,不过好像是新铸的。
鸡鸣山游记(下)
在它后面有口古钟,时间落款万历壬午年(1642年)五日,下面铸有佛教的六字真言和道教的八卦。
鸡鸣山游记(下)
古钟的另一侧铸有:下花园鸡鸣山众居士众善士。
鸡鸣山游记(下)
复建大殿前面的景象。
鸡鸣山游记(下)
玉皇顶背面的山势。
鸡鸣山游记(下)
遥望下花园。
鸡鸣山游记(下)
玉皇顶南面的山势。
鸡鸣山游记(下)
俯瞰鸡鸣驿古城。
鸡鸣山游记(下)
山下一条优美的弧线,应该是京张高铁。
鸡鸣山游记(下)
玉皇顶环顾远眺(接片),欣赏完周围美景开始下山。
鸡鸣山游记(下)
在进入景区牌楼的西侧,新建了一座寺庙,尚未完工。取名临济寺。
鸡鸣山游记(下)
已经建好的是,前面的念佛堂和后面的临济光明塔,还未开放。
鸡鸣山游记(下)
临济寺俯瞰图。
1993年下花园区政府决定重建鸡鸣山寺庙,1996年受正定县临济寺方丈启示建立鸡鸣山地标建筑——临济光明塔,并重建临济寺(为什么说是重建,以前就有吗)。临济光明塔于2008年建成。
鸡鸣山游记(下)
塔前的念佛堂。
鸡鸣山游记(下)
临济光明塔高33米,共7层,阁楼式建筑。
鸡鸣山游记(下)
匾额题字。
鸡鸣山游记(下)
寺前有个雕塑,一个和尚挑水吃,寓意深长。
鸡鸣山游记(下)
寺前广场上还有一口古钟。题字:龙天庙洪钟记。落款:万历十三年五月十一日。
这时已是下午3点,赶快出景区赶车回家。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