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2017-07-31 20:07:41)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北京旅游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地处北京西南郊的拒马河畔,距北京市区80公里,距其南部的河北省涞水县县城22公里。张坊镇作为中国磨盘柿龙头乡镇和北京市唯一的磨盘柿专业镇,是市郊区磨盘柿主产区之一。
张坊古城是再现宋辽时期文化的一座古城,城内古战道始建于宋辽时期,延用至明代,是北京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古代军事设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军事价值。此外,还有辽代八角形五级密檐石塔、古镇楼、古戏楼等文化遗存。
2017年7月27日从北京天桥汽车站坐917快车直达,到此一游。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张坊镇古城,应该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只有坐南朝北的这个城楼。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宋辽时期的古战道入口在城门内的左面,城门左面售票处上方挂着牌子:张坊宋辽古战道(也就是地道)。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城门内侧。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城门楼建的还是挺规矩的。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城门楼两侧还放了各两个红夷大炮的仿制品,有些太土,也许是老人们的回忆中有这个东西。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从城门上俯瞰古城前的街道。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进了城门是一条南北向的主要街道,两边都是新建的仿古商业街,冷冷清清。对面是古镇的镇楼、古戏楼、中心广场和镇政府。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从镇楼上俯瞰中心广场,左面大殿似的建筑就是古戏楼。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中心广场西侧的古戏楼。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戏楼居然始建于唐代,出乎意料。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戏楼的侧面,这个戏楼十分高大,后台是两层的,原来以为是新建的,外观像现在的舞台。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西楼的天花板,经过整修的。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天花后墙的侧面有小门和通道,延伸到楼口上橼,也许是有什么特技表演所用,由此可见这个戏楼高大和不一般。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戏台关着门,只能举着照一下舞台,舞台地毯撩起处能看到下面是空的,上面用木条板罩着,这就是下面放水缸的地方,起到扩音的效果。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戏楼前的雕塑。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文化广场偏南面正中是镇楼,下面有古战道连通城门楼。
关于镇楼有个传说:明代皇亲任阁老,在宋代战道基础上,修复了古战道,并把其战道通向建在片上村的自家祖坟,其目的是在张坊镇楼可欣赏张坊古镇及拒马河的风光,下地道到片上祖坟处又可祭祀自己的祖宗。谁知这事儿不知怎地叫当朝天子知道了,说是任阁老图谋养兵造反谋权篡位。故将阁老问罪斩首,后来查明任阁老建战道的原因,觉得错杀无辜,皇帝便替任阁老铸了一个金头颅,随葬片上任家坟。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镇楼东侧有门锁着,只能参观古战道时从地下进入。
据房山县志记载:“(镇楼)县西南七十里,张坊街北楼三层门南向。高可数丈下层空,其中甚暗,下有隧道向西北约二里通任家坟,俗传任为阁老。由下层楼上中层半途转折处有井一,相传其井中设有刀山剑树,颠而入,无生理。中塑碧元君像。上层可远眺,上中两层亦通地道。”
传说镇楼明代皇亲任阁老重修过。镇楼毁于日本侵华战火,现在所看到的镇楼,是依原样复建的。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镇楼内为三层,图为底层,现在四周是二战图片展,南侧有古战道出口。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镇楼中层为碧霞元君像,以古史记载为依据复原的。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顶层的内部结构。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顶层回廊,对面的是镇政府的仿古大楼,气派。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顶层向南远眺。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村里的老宅不多了。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在老宅顶上加装彩钢板是个好办法。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村里的老槐树。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打场用的石磙子。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张坊村塔,也叫大辽天庆古塔,又叫忏悔正慧大师灵塔,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学校操场北面。塔建于6米高的鹅卵石砌成的高台上,塔基的土墩两米多高,为了保护用水泥砌上,光光溜溜,没法上去看。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塔檐细部。
该塔辽天庆六年(1116)始建。塔为八角形五级密檐石塔。通高6米。塔座分上、中、下三层,上部是圆形的石雕仰莲托,中、下部为两层须弥座,周身浮雕人物,动物图案。塔刹为仰莲宝珠。塔的中部是独石制就的八角幢身,因上面刻有经文,所以俗称“经幢”。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区级文物保护。
幢身的朝南一面楷书“奉为先大师特建佛顶尊胜密檐灵塔”。铭文上下两端阴刻云朵,左边两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正慧大师姓齐,河北省永清县人。幼年时脱俗尘而出家,以燕京天王寺(现在的天宁寺)三藏为师,又拜永泰寺司徒疏主大师为师。正慧大师一生遍济穷人,为人们所尊敬。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汉白玉的栏杆是后建的。这个塔是在一座小学校的体育场西侧,值班的老师傅好奇的问我怎么知道的,他知道在哪,但是从来没有去看过。有个小铁门挺高,扒着门框将将上去,只能在塔基下面看看,上不去。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古战道在城门里的入口。门票40元,退休老人20元。
古战道经初步探测,长约1500米,现已修复400多米,据文物专家认定,是北京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军事性古战道,内有藏兵室、兵器室、指挥室和生活设施,对研究古代军事、政治、建筑有较高价值。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古战道高约2.2米,宽1.2米,拱券顶。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战道里放灯的地方。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战道里的指挥室。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藏兵室。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1991年,村内发现了北宋真宗年代修建的古战道。战道从地面进深4米,青砖结构,顺砌,上下错缝,顶部为立砖顺砌。这种砌法与宋、辽时代营造法式一致。古战道1.2米,高度为2米3左右,下面青砖墁地,边侧设有流水槽,盛水缸,墙壁有台灯,顶部有通气孔,地道内有一深水井,地道两侧均有宽约2米的藏兵室,有的藏兵室内上有土坑。
古战道在古镇地下四通八达,迂回曲折,通四门城楼,通片上村任家坟,初步探测约为1500米,现已发现和复修400多米。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顶部的通气孔。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兵器室。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生活室。里面有量具升和斗,有压面条的饸饹床子,有舂米的石臼等等。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渗井,防止灌水。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放置盛水缸的地方。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厕所间的恭桶。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有一口深井,不知是汲水用的,还是陷阱,有四五米深。
张坊镇和宋辽古战道
在镇楼底层的出口。
宋、辽对峙时期,由于古战道退能守,进能攻的优良军事性能,曾迫使幽州一带辽军专心固守不敢南下犯宋。
到了明代,古战道的军事性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明初洪武年间,元朝贵族溃逃蒙古漠北,但时刻伺机反扑,不时南下犯境,古战道成为明军抗击蒙古鞑子的军事堡垒。据文物专家认定,张坊古战道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军事性古战道,文物价值和军事价值非常高。
古战道河北雄县和永清县都有,成为华北抗辽的独特军事工程。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宁波天封塔
后一篇:南京古鸡鸣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