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口古城游记

标签:
杂谈历史旅游图片 |
分类: 中国旅游 |
2016年9月21日到应县来玩,顺便到小石口村转了一圈,文殊寺和永镇寺被应县推为重点旅游项目,而且都离小石口村不远。所以先从县城坐公交车到小石口村下车,县城到小石口的公交车发车数量少。
山西应县小石口村亦称小石口城,明正德年间戚继光修筑长城时设守备驻此,这里最初是个屯兵城。按照古时规制:四门为城、三门为池、二门为堡、一门为寨。小石口有四门,所以称小石口为城。小石口城在明代属山西镇雁平道北楼路所辖。
这是《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的小石口城位置图。文中载:“本堡正德九年土筑,万历二十八年始议砖包,今又议筑北关,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六尺,北楼守备于此驻守,同防守官一员,所领见在官军六百七十二员,马骡一百二十匹。分管内边沿长一百六里九十丈零,边腹墩台五十一座,砖楼十座,与所辖凌云、大石、茹越、马兰四堡把总画地守之。本堡虽近腹里(边内纵深),白道坡、牛槽峪等处山坡平漫。嘉靖十八年零贼鲁(零散的贼虏)抢至黄草坪。三十七年鲁(虏)抢至龙王堂、板铺岭,俱由此出边。盖亦(全是)冲要地也,戒备曷可以近腹里而少忽之哉(戒备怎么可以因为靠近长城腹地而忽视)。”
小石口村南,但见苍山一脉,如烟如岚,此山名曰:闻名山。内长城沿山脊蜿蜒西去,边墩、烽火台傲然孤立。
据老人讲:“闻名山那(南)边是"国内",这里是"国外",这个村的人,几乎都是从"国内"来的,死了后要埋到山那边的"国内"去。”这里就是说,长城北面为“国外”,长城南面为“国内”。可见这里老人落叶归根的思乡浓情。
据说,村中先祖多为明代修长城的关内农民和戍边将士,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最终留在此地安了家。

小石口村还盛产紫皮大蒜,该村出产的紫皮大蒜于2010年荣获国家地标产品。当时已经过了季,老乡给了一头,抱瓣紧实,吃着感觉是非常脆,辣度高。当地有顺口溜为赞:“紫皮大蒜四六瓣,手揣好像石头蛋,脚踩瓣飞不见乱;蒜瓣白嫩如玉坠,蒜肉辛辣粒粒脆,剥皮也能溢出味。”
全文完。
前一篇:广灵圣泉寺(小悬空寺)
后一篇:应县永镇寺、文殊寺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