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院坐落在周口店地区办事处娄子水村西北半山腰中。据《房山县志》及该院石碑记载,自元代时有僧人看中此地风水,始建寺名超化寺。至清康熙年间,有道家龙门派高师王太定者云游来此,认为此地景观非同一般,是修炼的宝地,从此长住并授徒。此后为僧道混居,再后即纯为道家所有。据娄子水村人回忆,解放后直到1966年,尚有3名道人在此居住。“文革”中三清殿及有关文物遭毁坏。
2016年12月11日我原计划去怪石山,换车时遇到一批驴友,经过打听了解到怪石山冬季封山,于是和他们一起坐房32去了庄公院。在娄子水西下车。穿过村子往北走。经过一座桥洞后开始进山。(本文作者李辛海)

进山的路好走。

雾霾中前行。

山中一个崖壁下的地藏菩萨礼佛处。

快到山腰处已经能看到寺院红墙。

路边的经幡

回望山路曲折。

从盘山道进入寺院的通道。

寺院到了。

回望盘山道。

寺院说明,现在已是佛教寺院,有信徒修行。

现在已经定名为超化寺,这是山门。

山门内景,有四大天王,弥勒和韦陀。

寺内庭院,主殿为地藏殿。以供奉地藏菩萨为主。在庄公院道教时期主殿为三清殿:二层阁楼式样,上下二层各三间,有3个圆形拱门,雕有二龙戏珠,鸾凤飞舞纹样。下层原供奉三清圣像。上层为娘娘庙。

殿内的供奉,大殿为石质结构,拱券顶。

大殿前敬赠的观音像。

大殿的二层建筑,没有额匾。

俯瞰寺院。

庭院中的古碑。清代石碑四座:其中三座为重修三清殿堂碑记,另一块记载为持受该院房地产交接事宜之事。据碑文记载,为防止侵吞院产,规定此山有近40亩地为该院所有,供院内道众香火之费用。

俯瞰东院,这里是修行僧人的活动场所。

最为奇特的是,在地藏殿东山墙崖根下,有一泓清泉,经历多年永不干涸。在大水池东南角有砖砌小水井一口,该水供饮用,大水池中水用于洗浴浇灌。小水井深约一米,高于外面大水池水面30厘米。当地民谣赞曰:“庄公院的水用瓢舀,娄子水的井深十八讨。”道出了此池水之妙,泉水甘甜爽口,喝上一口,沁人心脾。

小古井至今仍在使用,石壁上刻着仙台水池。

在地藏殿的后面山上还有一座殿,供奉的是三世佛。

居然西墙边还有一座关公像,在道教中关公是武财神。
地藏殿西侧有一处登山通道,上面还有两座殿。
两殿还没有匾额。

正殿供奉的是十一面观音。

出此院向西近30余米半山腰有元代砖塔一座。传为尼姑灵骨塔。院外东山坡下青松林深处,有老道坟和当年修建殿堂时烧砖的窑址。

塔龛。

塔身上的碑刻。

三级塔檐和盲窗。

从墓塔看寺院。

树龄均在400年以上,一古柏三人才能合抱。

寺院东侧的僧人修行处,他们很热情的为我们加开水,并邀请我们免费吃住。

修行院内景。告别寺院,从东面上山,山顶修了个长廊。

俯瞰超化寺(佛教),幽静而肃穆。当地人还是习惯称其为庄公院(道教)。

从山顶看进山路。

山顶上的长廊。

长廊。

顶头的亭子。

在长廊里休息,吃饭,赏景之后,就整装下撤。没有走原路回去,而是向东走到另一处车站。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