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之,先予之”
标签:
mp3奉献苏芮“欲取之先予之”成功领导者特质管理启迪文化 |
分类: 休闲社区(整理) |
晚9:57分,应一个员工短信相约,给她回复电话,她前前后后述说了近50分钟。总的感觉是:员工在工作上虽然很努力,但是,由于主管领导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使员工工作起来很不开心,在工作中感到很委屈,但是又不能甚至不愿意(或者说是不敢)跟主管领导或者分公司经理心平气和的进行有效地沟通,甚至有另谋他就的想法......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成功领导者的特质:关心员工的利益。
一个团队成立的逻辑在本质上就是互惠互利,一个人要想成为组织领导者,不懂这种组织原则,那就不懂领导之道。那就是“欲取之,先予之”的道理。
就公司而言,公司与员工之间本质上就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公司用工资与员工交换,员工用业绩与公司交换。在交换的意义上,业绩对于员工不仅仅是自我价值的衡量,更重要的是公司对员工服从制度的回报。
就是说,员工的承诺与遵从是一种代价很高的行为,在我们没有提供员工想要的待遇之前,我们是不能用权力得到这些的。由此我们也就获得了员工成功领导者的最重要的特质:关心员工的利益。
在这个结论成立时,我们就会发现,在管理公司是时候有一个错误,就是不懂去经营员工的利益——员工没有动力,是因为我们不懂任何一个人真正的利益,是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的。帮助员工懂得这一点,就是在帮助他们懂得把自己的利益通过交换转化为共同的利益。
这就是市场经济下的“穷人原理”:你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勤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在为结果勤奋,而不是为他人的利益勤奋。在市场经济中,利益不是从自己勤奋中来,而是从客户(包括员工)的认可中来。因为劳动价值是客户(包括员工)决定的,为客户(包括员工)着想的人,才是获利最大的人。
所以,穷人与富人都源于一个简单的逻辑:交换。交换背后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双赢心态。既不是你赢我输,也不是我赢你输,而是双赢,这显然是以客户(包括员工)价值为前提的一种心态。所以。客户(包括员工)价值应当是最核心的要素,利他就是利己,没有一个人因此受损失,结果是双赢。这是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成功者必须拥有的素质。
另:有调查显示,89%的管理者认为绝大多数的员工是出于金钱原因才离开或留在公司。然而,根据对来自18个行业的大约20,000名员工进行的调查及其他研究,80%至90%的员工之所以离职,其实与金钱无关,却与岗位、管理者、企业文化或者工作环境有关。企业和管理者可以对这些内部原因(也称为“推动因素”,相对于外部更好的待遇等“拉动因素”
)加以控制,并做出改变。
前一篇:人生得一知已是一种幸福
后一篇:经典人生领悟30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