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8日中午路过八仙庵(因为几十年一直这样称呼它,所以一时也改不了口),顺便一游。
西安八仙宫,又名八仙庵,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为道教著名宫观。初创于宋代,系唐朝兴庆宫遗址局部。是西安市最大的一座道教观院。庵建于宋代,后经历代修葺,现以清代建筑为主。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此处原系长安酒肆,为吕洞宾遇汉钟离“ 一枕黄梁”点破千秋大梦而感悟成道之处,据《列仙传》载:钟离祖师于长安酒肆,感悟吕洞宾,“黄粱梦觉”度成仙,后人为纪念吕祖于此立祠祀之。又有传说,宋时,此处地下常闻隐隐雷鸣之声,故建雷神庙以镇之。宋末时有郑生息于雷神庙,忽遇八仙游宴于此,遂流传“八仙”的传说。金元之际,全真教大兴,在此大兴土木,名曰“八仙庵”。至明代,八仙庵已成为著名的道教宫观。
清朝康熙初年,著名道士任天然重修殿宇,并扩建东跨院。其时,任天然于八仙庵开坛放戒,将八仙庵辟为全真道十方丛林。嘉庆十一年(1806)河南郑州乞化道人董清奇(因其四季赤足云游天下,时人谓之“赤脚董真人”)主持八仙庵,募化集资修葺殿堂,增建西跨院。此后又有韩合义、刘合伦、朱教先等高僧驻足于此,皆颇有建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乱,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至西安。在西安期间,慈禧经常光顾八仙庵,借烧香拜神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恐惧。而庵中西花园的一丛绿牡丹,则使她赏心悦目,她特画一幅牡丹中堂赐给八仙庵。当时的方丈李宗阳,格外受到慈禧的恩宠,被封为“玉冠紫袍真人”,颁赐“玉清至道”匾额,并赏银千两,增建庙宇。慈禧回銮后,敕封为“敕建万寿八仙宫”。从此八仙庵升格为八仙宫……
八仙宫也是国务院公布的21个全国重点宫观中,唯一一个以八仙命名的宫观。

八仙庵(宫)其实对我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1974年家从鼓楼北院门革命1巷搬到安仁坊,距八仙庵是很近的,记得当时外墙下有50多公分高20多公分宽的台阶来保护外墙,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路过它的外墙,也常在台阶上行走。记得第一次进到八仙庵(宫)里面玩耍,感觉里面很破旧,周围长满荒草,道士也穿的破破烂烂的,当时只有道士厨房用的案板记得很深,案板凤城的大,比心中的双人床板都大而且很厚,可以想象早先有多少道士在庵里修行。还记得当时的道士是要种地的,经常见到道士拿着农具外出干农活,好像现在金华路往西都是八仙庵(宫)的地盘,可以想象当时的规模有多大!第二次去八仙庵(宫)是wj怀ww的时候,当时八仙庵的香火旺了许多,大部分人是去求签的(八仙宫吕祖灵签),据说它的签是很灵验的,当时摇了一个下下签,吓得我都不敢让道士解签。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八仙庵(宫)发展的越来越好,每月的初一、十五香火极旺,虽然近在咫尺,可是一直没有时间再进去游览。18日进去的时候,里面的道士还说你昨天(十五)怎么没有来,人很多的......
八仙庵(宫)的门票3元,很适合老百姓参观,里面给人的感觉是地方不大但很清洁、安静,由于前一天才过十五加上是中午,正是饭口,所以游人和香客不是很多,各殿都有道士(有男的和女的)在值班,这次我又求了一签(求一签20元),交钱的时候一个女道士给开了一式两联的收据,一张交给负责抽签的道士,一张是给自己的存根(管理挺到位的)。
抽签后自己看罢,顺便让解签道士给看看,道士问:你求什么?我说没有特意求什么?他就大致把签面的意思说了一下,跟自己的理解可以说完全相同。

游览期间我看到了几个像是外地的男女道士也在参观,四处拍照留念,嘻嘻哈哈的甚是开心......
看到了一年轻的道士在用手机发短信......
一中年道士在用手机(免提)跟一女的在通话且声音较大.....

看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的人(包括出家人)都与时俱进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