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淮表记赏析

(2008-10-28 21:1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艺术创作

    《杨淮表记》全称《司隶校尉杨淮从事下邳相弼表记》,东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年)刻,镌于汉中褒谷石门,后迁入汉中市博物馆。黄门卞玉为文,摩崖隶书。刻面通高216cm,上宽67cm,下宽50cm,呈倒梯形,文7行,行24至26字不等,计173字。为《石门十三品》之一。康有为评云:“润醳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翁方纲谓:“字面皆石势为之,参差古拙。”《杨淮表记》为汉代名品,历代金石著作多有著录,如洪适《隶续》、叶奕苞《金石补录》、王昶《金石萃编》、洪颐煊《平津读碑记》、方朔《枕经堂题跋》等。

         

           

      杨淮表记赏析

 

     《杨淮表记》书法雄古遒劲,笔势开张,用笔沉着扎实,结字参差古拙。其章法,因石势而书,纵成列,横不成行,字态因字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为此行末字,故形体较大,第七行“过、此、追、述”四字,波笔舒展,极尽开张之势。石壁上部宽而五、六、七行行距远,下部窄而行距密,浑然天成。若将此刻与《石门颂》、《开通褒斜道摩崖》等视为一组,与同时期山东曲阜一带《史晨碑》、《孔彪碑》等庙堂碑相较,则见两地迥异之地域书风。

 

    《表记》无书者姓名,盖古人勒石,非斤斤于书法,而纪事、颂功为第一等事,至于其书艺为千古后人称道,则算是“副产品”了。《表记》称:“兄弟功德牟盛,当究三事,不幸早陨,国丧名臣,州里失覆”,可见此刻以前,杨氏兄弟已经捐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