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散文的特點及《莊子》散文的藝術成就
(2009-06-30 00:15:02)
标签:
杂谈 |
諸子散文的共同特征
1.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思想活跃,密切关注社会与人生,思考着社会存在发展和人的生存发展的道路,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映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在文风上,诸子散文虽然显示着独特的思想个性和文章风格,但也有共同之处。《论语》和《老子》都简练含蓄,富于形象性和哲理性。《孟子》和《庄子》都是恢弘开阔,潇洒自由,形象生动,富于气势。《墨子》、《荀子》、《韩非子》都擅长说理,逻辑谨严,组织严密。
3.在语言上,诸子散文大都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体现了不同程度的对形式美的追求。大多注意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使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来说理,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4.在文体上,诸子散文从最初的语录体散文,到对话论辩体散文,再到专题性论文,逐渐发展为成熟的论说文,奠定了中国古代论说文的体制。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的,鲁迅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而且《庄子》散文的荒诞怪异艺术风格也是独步当时文坛。
(2)《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这和庄子对外在形式和内在旨意的理解有关,《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此《庄子》的文章组织并不严密,而是极为自由,变化多端,飘忽不定。有的通篇罗列寓言或故事,如《大宗师》连用6个寓言故事;有的主要用寓言故事,并夹杂着议论,如《逍遥游》;有的通过故事的人物对话或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文章的结构多是一些寓言或故事连缀成篇,既相对独立的,而又有内在精神上的联系。
(4)《庄子》的语言艺术多姿多彩。其基本的语言艺术风格就是汪洋恣肆,奇诡谲怪,自由洒脱,司马迁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天下》也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段崖之词”。都概括了《庄子》的基本语言风格。但《庄子》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也有穷形尽象、绘声绘色的描写,也是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讽刺。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如《逍遥游》为说明作者追求“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全文用了大鹏、学鸠、蜩、斥鴳、朝菌、冥灵等众多形象,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大年或小年等活动及现象的皆“有所待”比喻在物质世界里没有绝对自由然后才得出自己的正面意见。至于以寓言说理,更是突出。《庄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现在统计有180余则。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如“触蛮之争”(《则阳》),借触、蛮争夺蜗角,嘲笑了诸侯间争夺土地的战争,及其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庖丁解牛”(《养生主》),以解牛为喻,说明了养生的道理。
諸子散文包括的內容很多,以莊子散文成就最高,這裏結合莊子散文藝術成就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