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de(的、地、得)用法上的区别

(2017-01-23 23:45:35)
标签:

的地得用法

分类: 美文精华

   三个de(的、地、得)用法上的区别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从汉语言文学的语法来解释,“的”是通用的,可以作为“的、地、得”的替代语,日常都可以通用。严格来说,上述三字是组成语句的短语(词组)的虚词之一。

“的”常用在介宾词组,通常用在名词、形容词后。“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名词。例如:漂亮的姑娘。

“地”常用在动宾词组,通常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地+动词。例如:汽车在快速地行驶。

“得”常出现在动补词组,通常用在动词后,作为动补状语出现。“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例如,他跑得真快。

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参考。

名词前面“白勺”“的”,美丽的花儿,青青的草儿,清清的河水,红红的太阳。例句: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动词前面“土也”“地”,认真地做操,专心地上课,大声地朗读,从容地走路。例句: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形容动后“双人”“得”,兔子跑得快,乌龟爬得慢,锻炼起得早,时光过得快。例句: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详细解读“的”的用法

1、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例如:红色的气球。

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例如:生活水平的提高。

3、用作代词,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例如:卖菜的。

4、用作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例如:推的推;拉的拉。

5、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例如:谁买的书?

6、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例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①:表示相乘。例如:这间房子是四米的五米,合二十平方米。②:表示相加。例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9、同“得”,后面带补语。例如:客厅里已经坐的(得)满满的了。

10、同“地”,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地)来。

11、其后多加名词,而“的”前多为形容词。

详细解读“地”的用法

1、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一次又一次地握手,天气渐渐地冷了。

2、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例如: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

3、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例如: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

详细解读“得”的用法

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例如:她能去我为何去不得?

2、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例如:我拿得动。

3、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例如:笑得肚子痛。

4、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5、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