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特殊的糖尿病后备军(2)
标签:
糖尿病干预饮食运动慢跑体重 |
分类: 《与糖尿病和谐共处》 |
干预“糖调节受损”一定要用药吗?
得了病要吃药看似是天经地义的,其实也并不尽然,因此,如果你有“糖调节受损”,请一定听我糖糖唠叨几句,让我来给您支招。
首先,请相信我:“糖调节受损”是可以治好的。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均可阻止“糖调节受损”向2型糖尿病转变。也就是说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可以改变的,研究者发现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给予积极的干预,非药物干预(即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的发生,效果确切。因此,饮食和运动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干预是糖调节受损的一把利剑。不要有了问题就找药帮忙,药也不是万能的,你们都说“人体自有大药”,最好的药就是人体自身,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比吃药还管用。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吃药行不通,有些人的“糖调节受损”比较严重,并非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能够矫正过来,这个时侯,就需要药物的帮助了,至于怎么用药,我说了不算,去找医生吧!
生活方式干预隆重登场
刚才夸了半天的“生活方式干预”终于要解开它神秘的面纱了: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调整膳食结构和加强体力活动两方面,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你们要生存就离不开吃吃喝喝;同时,生命在于运动,老坐着不动,迟早会生病。因此,吃和运动是分不开的,至于怎么吃,怎么活动,请接着听我唠嗑。
怎么吃的问题被医生们总结为“饮食干预”,详细点说呢,就是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避免营养过剩及肥胖。要把饱和脂肪酸(大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内)的摄入量,严格控制在总食量的10%以内。平时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粗粮、蔬菜、豆类等等,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糖类食品,不吃油炸食品。
有了“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当然也就孕育而生了。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既强身健体,还能控制“糖调节受损”,何乐而不为呢?
吃得好,爱运动还是不够的,有一个危险因素一直在对“糖调节受损”者虎视眈眈,那就是超额的体重。肥胖是目前已知的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逆转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应使体重至少降低7%或更多,如能达到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更好。有资料显示,若能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0%以上。看来,那些体重超标的人,是时候来控制一下自己的体重了。
就糖尿病的这群特殊后备军,糖糖建议大家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中,首选改善生活方式,只有当其效果不够理想时,才考虑加用药物干预。目前证实,对糖尿病前期者能起有效干预作用的药物主要有糖苷酶抑制剂(拜唐平)和双胍类(二甲双胍)药物。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及选择何种药物,均应由医生决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糖调节受损”必须终身治疗。因为即使治愈,如不坚持原有干预措施,还可能“卷土重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