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便便的性状看身体状况

(2009-09-25 13:35:38)
标签:

健康

分类: 《胃肠道:生命之道》

从便便的性状看身体状况

 

   本文摘自家庭医生系列丛书《胃肠道:生命之道》

 

便便从我们的身体中来,观察便便的“长相”,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胃肠道。

正常的便便含水分很高,约为70%左右,一般不超过便便总重量的85%。便便里水分的含量决定了便便长成什么模样。完美便便应该为圆柱形,长10~20cm,直径2~4cm。

当消化道有各种不同的疾病时,便便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改变。从便便长相看,可分为成形便(排到便器中仍保持固定形态)、水样便、硬便(常呈粒状,常形容为羊粪状)、脓血便和黏液便(排出很多如鼻涕样黏液覆于粪便表面,甚至全为黏液)。

硬便便:便秘时,由于便便在肠子里停留的时间长,水分被吸收,便便变得又干又硬,有时候,便便会又粗又长,有时候,会变成羊粪蛋一样。

水样便:就是我们常说的跑肚拉稀。一些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或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都会导致大量水分伴随着不完全消化的食物一同排出,使便便呈水样或稀粥样。

蛋花汤样便:小儿特有,患有秋季腹泻、中毒性消化不良时,排出消化不良的奶块使便便摆弄成了“蛋花汤”,缺少臭味,有时还会带点绿色。

黏液脓血便:患有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等,病人的便便中常含有黏液、少量脓和血。患有细菌性痢疾时,病人每天排便可达十几次到几十次,便便前常有阵发性肚子痛,每次排便量很少,但便后总有排不干尽的感觉,医生们经常说的“里急后重”就是这个意思。

果酱样便便:当结肠钻进了很多小小的阿米巴寄生虫时,肠子黏膜会被阿米巴分泌的溶组织酶破坏而大量坏死和出血,使便便呈“果酱样”,量多而伴有恶臭。

细条状便:扁平的带状长条状便便往往提示肠管下端狭窄,如直肠癌或直肠、肛门狭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