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潮》第12期“我们”散文诗专号推荐稿

(2010-10-07 17:59:56)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诗潮》第12期“我们”散文诗专号推荐稿

 

按语:

    几天的国庆长假只剩下最后一天了,窗外的风景仍然距离我是那么遥远。在大家都在娱乐的时候,我究竟为了什么需要整天躲在家里阅读、编选这些稿件,我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写一些自己的东西,还有许多要干的文字活正在等着交稿,这究竟是图个什么?我这样自问着,并为自己的“执迷不悟”,开始自己生自己的闷气。我只希望这样的活从此不要再有了……

    当然,一年多来,辛苦的其中给我了许多愉悦,这是不容置疑的。最主要是会偶尔遇到一些写得比我好的,可以让我看到中国散文诗的未来和希望的作者。比如去年遇到王西平、白月、青蓝格格、章闻哲、枕秋、潘云贵、贾梦华等人曾让我欣慰不已,而这次专号征稿,我又遇到了一个令我觉得值得花几天时间阅读这些作品的人,那就是湖北的向迅,这个作者的写法很特别,他的语言感觉、审美与表现向度相当独特,如果这次没有遇到这个作者,真会让我为这几天的时间心疼,而他是什么人我至今一无所知。

    还有,这一次我们通过姚园约到了台湾和海外的一些稿件,他们的散文诗写得相当不错,这让我想起商禽的《长颈鹿》的传统力度,他们的写法、他们所提供的散文诗文本,我们很值得借鉴。

    不管怎么说,总算可以交差了,对于我们选用了怎样的作品,请大家关注《诗潮》第12期,在这里我们只把推荐稿件的目录贴出来供大家参考。这些作品还需要《诗潮》编辑部最终定稿,因为他们需要考虑到各种问题,特别是敏感的政治问题。最终向《诗潮》选用哪些稿件,请大家参阅《诗潮》。最后对于参与前期的编选工作的爱斐儿、黄恩鹏以及最后审定的周庆荣三兄致意。(灵焚)

 

   2010年12月《诗潮》“我们”散文诗群专号选稿

 

    编者按:

    我们以“我们”的方式从历史的地平线走来,以“我们”的方式走向历史。

    “我们”,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由“散文诗人”组成的文学群体,2009年3月14日在北京的元大都古城墙遗址附近的“北土城”诞生了。2009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散文诗群在《诗潮》、《诗选刊》、《中国诗人》、《新世纪文学选刊》等杂志上先后六次展示了群体散文诗作品,被一些作者称为2009年最受关注的“文学事件”。

    随后,“中国诗人俱乐部”第一时间呼应着“我们”的崛起,与“我们”联手,共同编选出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本新诗与散文诗作品合集:《大诗歌——中国诗人俱乐部作品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1月)。“我们”要让散文诗告别长期以来“亚文学”的地位,让散文诗作为现代汉语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自觉地(此前的散文诗创作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自觉意识)与新诗一起,共同探索中国韵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整体演变(若只有分行的新诗,那是不完整,现代汉诗只有充实了散文诗的表现形式,才是完整的)。

    散文诗,这种文体在中国文坛上,更进一步也可以说在世界文坛上,还是一片未被人们悉心开垦的处女地。当代中国的散文诗作者与读者人数之多,可以说在当今世界文坛上是绝无仅有的。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当代的许多散文诗作者正逐渐从原来的自发写作走向自觉写作,对于散文诗这一文体的美学特质拥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明确地以区别于分行新诗的节奏、语言等驾驭技巧以及思想、情感、审美的展开方式,探索一种区别于分行新诗的不分行诗歌文体——散文诗的美学可能性。

    作为2009年 “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刊物”之一的综合文学期刊《青年文学》,因为“我们”的亮相,意识到散文诗具有庞大的读者群,从2010年第一期开始,每一期为“我们”开辟“我们散文诗档案”专栏,用13个页码刊登“我们”作者的新作力作。而更加令人欣慰的是,《诗刊》(下半月)也从2010年开始,每一期用6个页码刊登散文诗,从而形成了2010年中国诗坛的一大奇观。除此之外,《诗林》等也多次刊登“我们”推荐的散文诗作品。

   “我们”正以敞开、容纳、谦虚而平静的方式扩大自身的影响,以超越功利的生存姿态确立自身的存在对于当代文学的多重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我们”的存在与影响的扩大,使许多原来只写新诗的作者,在读到“我们”不断推出的作品之后,认识到散文诗这一文体潜在的巨大美学探索可能性,开始尝试着散文诗创作,并有大部分作者逐渐意识到散文诗比分行新诗更加适合自己的生命与审美律动,他们正在成为散文诗创作的新生而鲜活的力量。

    “我们”从2009年6月第一次在《诗潮》上亮相之后,群体的力量日益壮大,已经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百五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具备不同写作风格的散文诗作者群体,全国最具实力的散文诗作者基本都加入了“我们”,共同参与探索中国散文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美学“突围”(灵焚语)实践。这次大展,就是为了检验“我们”的创作实力,让关心、关注、关怀中国散文诗发展的作者和读者对“我们”这个散文诗群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审视“我们”的存在意义。

    最后值得一提并需要大家关注的是,在这期专号里,我们通过姚园约到了一些来自台湾、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的作品,特别是台湾的一些散文诗前辈,他们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能让我们看到散文诗表现的许多新的可能性。他们的散文诗往往寥寥数语,却尽显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关系的巨大张力,可以让大陆的那些长年来热心于景物表象的描摹,其文本内容的狭隘与局促,除了肤浅的抒情与无病呻吟的审美咏叹之外,空洞无物的所谓的散文诗歌作品相形见拙。(灵焚)

                                  

 

一、“我们”五人行

 

# 周庆荣:冬去春来(外一组)

          夜深时望望故乡

 

# 灵 焚:牵 挂

 

# 亚  楠:瞬间的感觉(外四章)

          紫 槐

          记忆深处的花朵

          子夜的鸟鸣

          落 叶

 

# 黄恩鹏:有人彻夜谈论幸福(外四章)

          内心的剑光

          种菊南山

          去紫竹院看莲

          对鸟儿说的话

 

# 爱斐儿:非处方用药(四章)

         佩 

         丹皮                                                

         见血封喉

         沉 香

       

二、群落的星空 

 

50年代群落

 

# 李松璋:一九五八(外一章)

          绳 索

 

# 皇 泯:象征诗典(二章)

         巴旦杏仁

         巴旦杏树

 

# 王志清:武陵源(二章)

          天子山,怎么美丽就怎么站着

          金鞭溪里我就是鱼

 

# 沉 沙: 宋庄时间(二章)

         已丑十一月十六    需要一双铁肩才能挑起日月

         已丑十一月二十五    微笑

  

# 云 珍:相关链接(外一章)

         小小的菊花开在夏秋的边缘上

 

60年代群落

 

# 李见心:长夏难耐

 

# 李仕淦:抵达一棵植物的距离(外二章)

          从额头上拂过的风

          我们需要独自跪下

 

# 洪 烛:胡杨之歌

 

# 宋晓杰:黎明前的迫降(外二章)

          冰排在渐渐消融

           草色一夜呈现

 

# 潇 潇:古卧龙桥 ——应诗人凸凹之约写成都的诗

          一、今天,昨天

          二、诗江湖

          三、一缕阳光

          四、向星空诀别

 

# 方文竹:一个捕风捉影的人(外二章)

          明明是……

          这么多的人都喜欢

 

# 丹 菲:花样坠落 (节选)

 

# 夜 鱼:三国人物系列(选二)

         周 瑜

         貂 蝉

 

# 张 后:一棵等待开花的树(外三章)

         一只鹰落在十三陵的石碑上

         将树栽种在云里

         关于诗歌的冥想

 

# 唐 晋:镜 泊(节选)

 

# 李明月:那时没有岸(外一章)

          黄昏的橄榄园

 

# 染 香:盛开的丝瓜蔓(外二章)

         棒 子

         豇豆角

 

# 弥 唱:另外的中秋(三章)

         唱 词

         之 前

         边缘


# 金汝平:赤裸裸的真理

 

# 雷 霆:早年的牡丹被面

 

# 裴彩芳:安夜女

 

70年代群落

 

# 白 月:我知道(外四章)

         逃掉一枚果子

        

        

         向着那美好的

 

# 青蓝格格:与流星同色系(节选)

 

# 章闻哲:山 妖

 

# 枕 秋:树与城堡

 

# 大 卫:小树林 
  

# 清荷铃子:爱,直到受伤(外二章)

            做一朵花真好!

            退 位

 

# 语 伞:栖居在大地上(节选)

   

# 唐朝晖:镜子的城市(节选)

           与花相关

           与河流相关

           与蝴蝶相关

           与树相关

           与概念词相关

 

# 唐 力:火 车(外一章)

          候车室

 

# 王 妃:若即若离(组章)

 

80年代群落

 

# 王西平:商周瓷(外三章)

          石 语

          在另一个时间里

          一面盛大的墙

 

# 向 迅:民 工(外四章)

          三苏园月夜

          我的身体里养着一匹马 ——记26岁生日

          对不起

          找个词语来形容故乡

 

# 曹英人:地裂书·卷三(节选)

          去年今日此门中

          在集会地

 

# 贾梦华:滴着蜡油的太阳(外一章)

          事物的演变

 

# 欧逸舟:全是雨

 

# 李王强:一滴水,在暗夜转身(外一章)

          月光很薄,悲悯辽阔如星空?

 

# 子 轩:兰 花 指(选三)

 

90年代群落

 

# 潘云贵:大地之渴(外三章)

          在春天

          雪夜出门

          想起故海

 

# 李 唐: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外三章)

         我希望有一片开阔的地方

         想象中的你

         爱如少年

 

# 陈思楷:大地之眼(外二章)

         美人怜

         疲倦的农业

 

三、绚烂的独舞

 

# 陈劲松:硬座车厢(外一章)

          东岗西路,一个挑着担子卖核桃的女人

 

# 曼  畅:假像(外一章)

          消 融

 

# 黑 马:雨 水(外一章)

         影 子

 

# 彼 岸:蒙太奇:女人与她的花园

  

# 彭俐辉:远处飞来的鸽子

                                  

# 陈宗华:我们·诗人

 

# 毛国聪:早晨醒来

 

# 蓝 星:一片被弄丢的林子

 

# 子 衣:秋 殇(组章选一)

 

# 冷雪:金属的声音潜伏在一生中

 

# 月光雪:你那里,桃花开了吗?

 

# 空 间:他走过

 

# 庞 白:女强盗
  

# 莫 独:分水岭

 

# 陈德根:我所想到的植物

 

# 崔国发:筛谷的女子——读库尔贝同名画

 

# 徐澄泉:诗写黄鹤楼

 

# 文 旗:薄 春

 

# 青 槐:燕 子

 

# 任随平:在小城

 

# 司 舜:小河淌水

 

# 麦 子:独对黄昏

 

# 田 鑫:放牧一群石头

 

# 三色堇:永远的可可西里

 

# 宓 月:面朝大海

  

# 常增文:外祖母

 

# 栾成舟:春节值班的农民工兄弟

 

# 小 睫:人在旅途

 

# 清 风:有一种色彩

 

# 清静之莲:白描,或者流光碎影(选二)

            五 月

            十 月

 

四、前辈的背影

 

# 耿林莽: 残  简(三章)

           握 

           

           遗 址

 

 # 李  耕:上面下面(外三章)

           雾的踪迹

          

           浔阳吟

 

# 许  淇:巴黎地铁

          对 话

  

# 王宗仁:月夜的忧伤(外一章)

          山中路灯

 

# 邹岳汉:窗外的夜

 

# 刘  虔:白云曲

 

# 谢明州:时光之鸟(外二章)

          保罗·高更的树

          沈园偶拾

 

# 林柏松:闲聊波尔卡(节选·9)

 

# 萧  敏:搬迁(外一章)

          梦 境

 

五、港台·海外小辑

 

苏绍连:绣花棉被(外二章)
        时间
        大雾

 

李长青:日 历(外二章)

         游泳池

        一日三省

 

王宗仁: 拼贴某个不再逃亡的主题 ——悼商禽(外三章)

         雪 舞

         新闻现场

         阶 梯 ——致y

 

紫 鹃:四公里——致冬皇孟小冬

       四十四划——致Q

       56794次碎裂之后 ——致八八水灾

 

张苇菱:风 筝(外三章)

        昨夜她梦见自己变成法国人

        故 事

        亮 象

 

陈苏云:旅 迹

        一、迷途旅者

        二、旋转,行走

        三、沙漠之春

        四、拖着影子

        五、走好,朋友

 

许均铨: 铸笔三章

 

姚 园:薰衣草上的日子(三章)

       01:沿着自己的目光航行

       02:陌生的地方

       03:转身,在密西西比河

 

六、理论与视野

 

耿林莽:胸怀•视野•散文诗

                                     

灵 焚:因为诗歌,我们多了一种热爱世界的理由

       ——在《大诗歌》新书发布会暨中国诗人俱乐部海棠诗歌音乐朗诵酒会上的发言

                             

周根红:“我们”的崛起:散文诗的“大诗歌”时代

 

————————————————————————————————————————————————

 

2011年《诗潮》欢迎订阅

 

纵揽中华好诗,体味人间真情
引领诗艺潮流,贴近大众心灵

 

  《诗潮》是中国大型原创诗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囊括新诗、旧体诗、散文诗、翻译诗、诗论、诗歌鉴赏等多种文体;开设了好诗经典、朗诵诗、名家读诗、国际诗坛、品诗评潮等栏目,丰富开阔,清新鲜活,一册在手,纵览诗坛风景。
  《诗潮》全面展现当代诗歌最新发展流向与动态,囊括名家新作与新锐力作,关注不同风格、流派的多元创作实验,引领诗歌深刻走入人生,贴近生存现实,靠近时代热点,聆听大众心声;积极开拓民族精神新的疆域,展现时代风貌以及生命的感动与震撼;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加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是寻求诗意栖居的最佳选择。

  选择《诗潮》便是选择净化心灵,提升情操,增加艺术修养的生活方式;便是选择体验不同的生活感悟,展现深切的诗性关怀,抒发人间至爱的生命情感;便是选择用生命去聆听大自然的呼唤,亲近世界的本真,激发动人心魄的人性之光。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批评

订阅一份《诗潮》,尽享诗歌风采!

每月10日出版  16开本  80页码
邮发代号:8—17  
国外代号:BM5114 每期定价:7.50元  全年定价:90元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邮政
编码:110003  
信箱:
shichao2233@sina.com
电 话:024-22859033(办)
今年10月开始在各地邮局订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