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话题】中国九大部委联合发文倡议4万亿投资优先买国货之后,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声浪,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首先站出来说,要调查4万亿是否“偏爱国货”,并要中国政府给个说法。
这顶贸易保护主义的帽子扣得实在是有点冤。
中国的买国货倡议,背景在于在4万亿采购的博弈中,洋货占尽优势,国货更像是后娘生的孩子。因此,我们更多的是想争取国货与外资的平等权利,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
再说,九部委的这个通知完全没有强制约束力,跟美国政府通过的买美国货”条款是两码事,实在扯不上贸易保护主义的边儿。
所以,4万亿优先买国货完全是理直气壮,合情合理的,政府采购多买国货,还可以支持民族产业,促进国内需求,实在是一件值得令人拍手称道的事情,值得竖起大拇指夸奖下。
理由一 政府采购国货优先是惯例
4万亿的投资大多来自中央和地方公共财政资金,而在政府采购问题上,国货优先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政策,比如欧盟在政府采购中也规定采购金额在500万欧元以上的工程必须在欧盟范围内采购。
理由二 中国采购崇洋媚外
事实上,中国的政府采购过程中一直存在“国货意识”淡薄的问题,炫耀性地优先购买外国设备、工程、货物和服务的现象倒是非常普遍。这其中有政策惯性的因素,也有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因素作祟。
理由三 不涉及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九大部委联合发文,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产品,这个通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不是强制执行,因此不能说是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国通过的“买美国货”条款性质完全不同。
理由四 中国没签WTO相关协议
中国目前仍未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因此美国在经济刺激方案中规定“购买美国货”条款,中国是无法向WTO上诉的,既然我们无法享受《政府采购协议》里的国民待遇,对有关国家当然也无须履行这样的义务。
发改委强调4万亿刺激方案优先购买国货,与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拥有完全不同的现实背景——我们更多是在强调国货与外货的平等权利,而美国强调的是国货强势基础上的进一步保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