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突围之我见

(2008-10-14 13:04:48)
标签:

财经

融资

戚春伟

分类: 融资

 

   世界性的经济衰退,银行有钱也不敢贷款给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如何突围上周末我去参加一个投融资专题研讨会在场的企业老总朋友都在追同一个问题:全球资本市场危机如此程度,我们到底还能不能融资?

 

    我对样的提问一般给出的答案都是三个字情况。

 

    有朋友可能说,是不是有点属于没话找话型的哦,甚至是没事找抽型嘿嘿,但我有我的道理。企业家在这个资本市场的冬天里要不要去融资取暖,其实取决于很多方面的要素:

 

    ,你问问自己:这个冬天会有多长以及你现有的资金是否足够维持你度过这么长的一个冬天。如果你认为冬天会持续一年而你只有维持半年的资金,你好象没有太多的选择。寒冬的时候买羽绒服可能不会打折,但总比在六个月后冻死在半路要好。现在资本市场的确进入严冬,但没有人知道这个冬天会有多长,也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说明天一定不会比今天更冷。

 

    行业事件,即你所从事的业务的性质。如果你做的事是“线性增长”的事,比如像开餐馆或商店,融不融资只意味着多开几家或者少开几家,那么也许可以等等再说。但如果你做的事正好需要一笔钱才能把业务模式砸出来,要么是一百要么是零,那么你只能认头,赶紧把钱拿进来继续往前走。

 

    三,有无并购整合市场规划。在今天这个环境里卖股份的确不会卖出最贵的价格,但你融到钱后去买别人的股份也不用支付最贵的价格。如果你有整合市场的计划,只要你融资时投资人给你的倍数比你收购别人时需要付出的倍数要高或者基本相当,那么融资就是值得的。

 

    四,股权激励机制,即你准备出让多少股份。如果你原本打算出让比较大的股份融一大笔钱,那么今天可能需要慎重一些;如果你原本只是想通过出让少量股权来达到改善股东和结构治理、引入外部资源、建立规范的财务体系、建立团队激励机制等其它战略目的,那么说实在的卖贵一点还是便宜一点都无所谓,商业利益上的那点差别远远没有尽早实现前面提到的那些战略目标重要。

 

    看看眼下的市场环境下,投资人普遍有两种心态:怕傻叉和拣便宜。因此,除非你让他们看到必须出手的理由,他们一出门脸上就挂着可有可无的表情。当 可有可无碰到必须要,通常可有可无会赢。因此,对创业者来说,大致有三条路经可以选择:第一,如果是“必须要”,调整心态,认头,现在不是忽悠的时候;第二,通过内部运营商的调整把“必须要”变成“可有可无”,以“可有可无”对峙“可有可无”,等待冬去春来;第三,把“必须要”的规模降低,把一次融资拆成两次,先做一小轮给自己穿上件衣服取取暖,然后从容等待市道转暖再做一轮大的。我观点:VC和PE投资市场不会冻结,明年大家会一如既往地忙活着,但是交易的成功率会降低,创业者和投资人围绕企业估值问题的分歧会加大。甚至天壤之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