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台山显通寺之“大慈大悲”观音殿

标签:
五台山显通寺大慈大悲 |
分类: 新闻摘要 |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412/20170412172959_572.jpg
云数据旅游五台山电讯(吕瑜)观音殿,又名南殿。殿内供三尊菩萨,从东到西,依次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故又称三大士殿。大士,为中国传统名词,古代称有很高德行的人。中国佛教在译经过程中,往往把菩萨也称作大士。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412/20170412172709_160.png
三大士如塑于一座殿坛上,塑像往往配有坐骑。文殊菩萨骑绿毛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观音菩萨骑朝天吼。其实文殊菩萨的坐骑应该是一头狻猊,因其形象与狮子相像,狮子的形象又更威猛,而直到狮子的人又比较多,故有的寺庙中就将狻猊改塑为狮子。
在我国,观音、文殊、普贤和地藏合称为四大菩萨,他们各有各的住处,也就是各自有传教说法的道场。观音道场在九华山,文殊的到场在五台山。既然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什么在五台山第一大寺中的第一大殿却是观音殿呢?这说明了佛法的无边和佛界的无私。
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既有外来的佛教,也有孔子的儒教和老庄的道教,兼容并蓄,博大精深,使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更加蕴藉丰厚,高远莫测。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412/20170412172845_954.jpg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
梵文意译,又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是观世音的简称,又称观音菩萨。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