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台山:风铃宫的轮回

(2017-01-20 13:59:57)
标签:

五台山

风铃宫

轮回

分类: 智慧禅语

天下名山归佛道,

而佛教名山看五台。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佛教圣地,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

因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

 

又因为,五台山建寺年代久远,

影响甚广,在海内外颇有盛名,

因此又与尼泊尔“蓝毗尼”,

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一同,

被尊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119/20170119151526_63.png 

可是当真要问五台山的特色,

却又让人答不出来,

好像那满山的佛国山色,

那随处可见的庙宇殿堂,

都不足以形容,

或者说不足以代表五台山的形象。

在林立的青庙与黄庙之中,

五台山的风铃宫,

或许可以算是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

 

风铃宫号称中国最大的剧场,

是为了大型佛教情景剧《又见五台山》量身打造。

整体依山势而建,

外形犹如一部被打开的经卷。

而建筑的周围挂满了铜制的风铃,

微风吹过,犹如阵阵诵经之声,

“风铃宫”因而得名。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119/20170119151542_913.png 

这真的不只是一座剧场,

且不说,《又见五台山》所蕴含的宗教与文化意味,

单单从风铃宫本身而言,

就是一座很有趣的建筑。

在走进剧场之前,

需要经过730米的经卷通道。

那是一条内外联通,

犹如展开的经折一般。

七转七折,由高到低,渐列成序,

卷面上刻满了经中之王《法华经》的济世真言。

人行走其中,

则如同在经卷当中,

被无数佛法所萦绕、接引,

置身于似真似幻的场景之内。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119/20170119151558_922.png

可容纳1600人的主体剧场,

近200米纵深的巨大舞台,

采用360°全景旋转。

在短短的90分钟当中,

有180个演员轮回其中,

上演着红尘当中的生老病死,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一步一景,每轮回一周,

所呈现的内容都不一样。

取材于五台山佛教典故、仪规,

却又打破形式,不落窠臼,

借助灯光与视觉落差,

冲破有限的空间,向无尽的时间发问,

引导观众从不悟到开悟。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119/20170119151624_656.png

如今天下名山皆造佛,

尤其近代以来,

由于非佛教的部门或机构取得了

很多知名寺院或周围景区的主导权,

出于商业化的考虑和盈利的需要,

中国大地上,无数的大型佛像被建造,

各种佛教主题的景区拔地而起,

造就了这表面上的“欣欣向荣”之景。

http://www.chinawutaishan.cn/upload/attached/image/20170119/20170119151640_649.png

身为中国佛教圣地之首的五台山,

自然也难逃这一命运。

但是风铃宫和《又见五台山》,

却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很难理解为何五台山选择造一座剧场,

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建一尊大佛?

直到当走进那七百米的巨型经折,

由舞台通向观众席,

在那些变幻光影之间,

或许内心的疑惑早已有了答案。

千百年的岁月沉淀,

五台山的人文与佛教的历史相互渗透,

使得五台山早已成为了

整个世界佛学史上的一个璀璨光点。

那风铃宫中的云霞雾霭,光影变幻,

那一幕幕轮回不息的人世沧桑,

或许即是五台山历经千年岁月而转达给我们的开示,

也是大智文殊师利想要让我们感受到的某种智慧:

文化的传承与宗教和艺术其实从来密不可分,

宗教为文化与艺术提供了温沃的土壤,

而艺术与文化则将宗教更加立体的展现给大众。


而在现代的中国,

佛教的传播和弘扬中所欠缺的,

或许恰恰就是这种为大众喜闻乐见,

而又将佛理生动展示的文化与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