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二部创意曲NO.13
(2010-08-24 15:29:25)
标签:
terence6岁1个月巴赫二部创意曲no.13分享学前教育教育 |
分类: 音乐随行 |
天睿练完NO.4后开始练习 NO.13。这首曲子也是老师事先勾出来让自己练习的曲子中的一首,因为有前车之鉴——天睿的巴赫容易错音,NO.4自学后错音很多,所以练习这首曲子很长时间了,妈妈还是不放心,因为妈妈听不出来,总觉得曲子里面藏着错音,但是你如果说“注意错音!不要有错音!”,孩子毕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不一定就会去特别注意音有没有错。
游戏找错音
但是孩子是喜欢做游戏的,用做游戏的方法找错音天睿的积极性可高啦:
一、密林寻宝。这个游戏是网上看到的。好了,王子骑着马要去大森林里去寻找宝藏了!4音连错是大钻石,王子把大钻石圈上,边上插上魔法棒(铅笔画的),魔法棒顶上是一颗五角星,还闪闪发光;两个错音是小钻石;一个错音只得100分,不得钻石。只要插上王子魔法棒的宝藏的,别人都取不走了!——这种方法几次,天睿积极地、专心地寻宝,曲谱上插了好些个魔法棒,被他占领了!
二、花园找虫。整首曲子说是一个特别的音乐花园,可是花园里长满了虫子(错音是虫子),植物和花朵都被虫子吃得乱七八糟了,因为这些虫子,花园很不漂亮。后来主人请来了植物专家(天睿就是植物专家了)给花园找虫子,天睿很自豪地给花园找虫子,一边弹一边找,又找了几个。
二个声部、两个主题
二部创意曲说是两个声部的,两个主题的,网上有说八分音符一个主题、十六分音符一个主题,那这两个主题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是交织出现的。但是孩子只管弹琴,不太会去注意主题的走向或交织状态。老师曾说两个声音要往一起合,就是看到天睿弹得还是散。
妈妈试图用几个手指头做交织状来说明主题的重复、交织,但手指头太短了,后来发现用头发编小辫很好:“你看,你的巴赫就像妈妈用头发编小辫,只不过你是两个主题,妈妈的头发是三绺,现在头发很散吧、很乱吧?但是妈妈给它们编起来就又整齐、又漂亮了。你看一绺头发往前走,一会儿出现了、一会儿又不见了;而且三绺很紧地交织在一起,最后成这样漂亮的小辫,就像你巴赫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起来,成一首很完美的巴赫一样。”
天睿一看妈妈坐边上开始编小辫,早就从琴凳上下来,跟妈妈一起忙活起来:“我来!我来!我来!”也不知道听进去多少。
看妈妈编完后还想编另外一个,天睿说:“好啦好啦!不要再编这么难看的小辫子啦!”
在巴赫二部创意曲NO.4练习得差不多了时,天睿开始练习NO.13;在NO.13差不多了时,天睿开始练习NO.10、NO.14(不喜欢这首但可以对谱流畅弹,后来老师没要求精弹了)。
1.
2.
3.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难易程度
巴赫二部创意曲共15首,但是这15首的排序不是按照难易程度来排序的。有人把这些曲子按难易程度分三组:
第一组:NO.1、NO.4、NO.8、NO.10、NO.13、NO.14
第二组:NO.3、NO.5、NO.7、NO.9、NO.15
第三组:NO.2、NO.6、NO.11、NO.12
对照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教材(2000年版),第一组中:
NO.1——三级
NO.4——四级
NO.10、NO.13、NO.14——五级
第3组中:NO.2、NO.6、NO.11——六级
这样看的话,巴赫二部创意曲相当于中央音乐学院考级教材的三到六级水平。
P.S.:两件小学学前教育课的插曲
8月21、22日是天睿小学的学前教育课。
一.
妈妈很愕然:“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发这个声音的?”
“在小朋友们都到大厅的时候,排队的时候。”——第一天在小学里。
这真是个吓人的声音,象狼嚎。爸爸、妈妈都说明天不要再在学校里发这种声音了。
结果呢,第二天,家长们在教室外等待小朋友们从教室里出来在门口排队,爸爸、妈妈听见嘈杂的教室里传来2、3声低沉的“狼嚎”,妈妈惊愕对爸爸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ZHE1SIGG.gif:“是他!”
天睿在练习他所谓的双声部呢,但这是哪里哪?!好在教室里小朋友们都在往外出,老师们也忙着安排小朋友们排队,除了爸爸、妈妈没人注意到。
二.家长开会,爸爸坐在天睿的位子上,妈妈坐在后面,爸爸发现天睿的小桌子拐角用铅笔写上了不小的